中文老師跟非華語學生同行

近年倡導共融校園,究竟非華語學生是如何學習中文呢?杜穎琴曾是一間小學的非華語學生統籌老師,除提供中文學習支援外,亦建立共融校園。她深信因材施教的重要性,所以採用趣味性的教學手法,環繞閱讀、寫作、聆聽、說話四大方面,從而刺激非華語學生對學習中文的興趣。她認為,在尊重不同種族的大前提下,可推動共融校園,建構共融社會。

半個阿媽的角色

2016年,杜穎琴擔任一間小學的非華語學生的統籌老師,當時是該校首年接收合共10名非華語學生,所以獲得政府額外撥款80萬元支援非華語學生的中文學與教。要教導非華語學生學中文,無論對學校或老師來說,均是挑戰重重,幸得教育局提供相關指導,問題得以局部紓緩。除一般教學工作外,她還要同時兼顧相關行政及製作教材的工作,以達致兩個主要目標:改善非華語學生的中文學與教,以及建立共融校園。

杜老師說:「初時對少數族裔存有一些誤解,以為他們不懂中文但英文不錯。原來這班學生都在香港土生土長,溝通方面沒甚問題,聽得明老師的指示,而他們的父親亦懂得說廣東話,但多數母親卻不懂中文及英文,加上家中子女眾多等原因,未必可以像本港媽媽般支援孩子的學業,如有些孩子把上、下學期的書本及練習簿統統放在書包。這時候,我就要充當半個阿媽的角色,負責檢查他們有否欠交功課、幫他們執拾書包等。」

趣味性教學形式

該10名非華語學生全屬巴基斯坦籍,3男7女分布在小學不同年級及班別。跟他們進行評估後,杜老師發現普遍聆聽及說話能力不差,惟大部分寫作能力較弱,低年級的閱讀能力略遜。因應各人不同需要,杜老師制訂相應的課後支援,其中趣味性是刺激他們學習中文的重要元素。她舉例,教導低年級學習詞彙時,會運用圖畫輔助講解;教導散文、詩詞時,部分涉及一些較抽象的描寫,則會運用一些形象化方法如短片等,幫助理解相關詞彙。

非華語學生的中文默書多數不合格,跟他們掌握不到合適的溫習方法有關。針對這個問題,杜老師決定提供點讀筆(點讀筆具有點讀、錄音等功能,在圖書上點着不同的位置,便發出相關中文字的讀音)和製作點讀筆記,協助溫習默書。此外,亦安排活動教學,讓學生完成工作紙的任務,如辨別選項、寫感受等,又建議高年級學生使用以時事為主題的中文學習軟件,學習中文之餘,亦可加深對香港的了解。經過一番努力,見到非華語學生的中文表現愈趨進步,信心亦有所提升,她也大感欣慰。

出書總結心得

杜穎琴畢業於香港浸會大學中國語文文學系,之後投身教育界,做過中學教師、教材編輯、小學教師,因任教非華語學生而萌生出書的念頭。她把過去任教10位巴基斯坦小學生的親身經歷,分享在新書《十個小孩的老師——與非華語學生的共融校園生活》中,除與少數族裔學生相處的點滴、文化差異外,還記錄了教授非華語學生中文的寶貴心得。希望有朝一日,這群孩子能夠讀懂全書內容。

撰文:黎雅麗

部分攝影:張錦昌

部分相片:由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