廿多年前,獨立電影《香港製造》因資金不足,只能以過期菲林拍攝,卻造就了獨特的影像風格……這種由「意外」而成的美麗,當然不能跟「完美」相比,但當中的不確定性,往往予人更多驚喜。在日本攝影藝術大師蜷川實花門下學藝的港男江紀鋒(Keith Kong),除了拍攝風格深受影響,還對於藝術創作有了新的想法,並透過首個個人攝影展《Memento Photo Exhibition》,抒發其對「意外藝術」和堅守本心的態度。
「攝影是一種跟自己溝通的方法,可發揮自我療愈的作用,因此在情緒波幅較大的日子,我總是戴上耳機,聽着音樂,到街上拍照。」自小熱愛藝術的Keith Kong,曾學習國畫與書法,入大學時因未搞清楚個人意向而選修了經濟及金融學系,及至日本交流期間,參觀了蜷川實花的展覽,才慢慢改變了想法:「心情低落時,鮮艷的顏色、對比度強的光線都會令我着迷,蜷川的作品正好展現了這種狀態,深深吸引了我。」展覽過後,Keith買了蜷川實花常用的相機,學習其攝影風格,後來又多次向偶像自薦,最終不但爭取到見面機會,更獲邀加入其團隊工作,Keith說:「雖然這個(拜師)計劃因311而推遲了兩年,但最後總算得償心願,成為她唯一一位海外入室弟子。」
跟隨蜷川學法5年,Keith認為最大的得着不是技術方面的躍進,而是對藝術的態度有所改變:「蜷川經常說,即使全世界都向左走,只要你認為向右走才是正確,那就繼續吧,但一定要為自己的決定負責。一直以來,藝術都有不同潮流,80年代流行普普藝術,近年則興起Street Art,無論如何,藝術家要忠於自己,不應隨波逐流,所以我的創作不會刻意迎合市場,就算作品被人批評有蜷川實花影子,也不會改變風格,因為這樣才是我想展現的東西。」
在日本,攝影工作者可分為攝影師與寫真家,前者以拍攝人像和產品為主,一般可歸入商業攝影範疇,後者則傾向藝術層面,有較濃烈的個人風格。Keith Kong受蜷川影響,屬於寫真家,但作品背後有截然不同的想法,他解釋:「以拍攝花為例,蜷川老師從生理上喜歡花,每次看到吸引的花,總是駐足拍攝,我則被花兒短暫而燦爛的生命所吸引,拍出來的感覺自然不一樣。」
Keith補充,攝影不能像繪畫和文字般天馬行空,只能在現實的限制下配合想像進行創作,卻是最能表現他的真實情感。「與數碼攝影相比,我更喜歡以菲林作為素材,每按一下快門都是一場實驗,那種不確定性,總會帶來驚喜,特別是由失焦、走光等『失誤』造成的獨特效果,猶如上天的禮物,就像攝影大師荒木經惟的一輯作品,雖然被雨水影響了原有畫面,卻成為獨一無二的創作。我亦很喜歡採用重曝(Double Exposure)手法拍攝,因為不小心的曝光和影像重疊,就像生活上大大小小的思緒交錯,充滿意外卻很美麗。」
雖然在日本發展多年,Keith仍心繫香港,所以最近在港舉辦首個個人攝影展《Memento Photo Exhibition》,分享自己在過去10年所遇見的人和事,還特別挑選了一些帶有瑕疵的作品,希望觀眾能夠體會「享受流程,接受瑕疵」的創作態度。
出身於演藝世家的蜷川実花(日語),為日本著名女攝影師及導演,其攝影作品以色彩繽紛見稱,辨識度很高,先後獲得「第5回Canon寫真新世紀•優秀賞」、「第9回Konica寫真獎勵獎」以及「第26回木村伊兵衛寫真賞」,後者的地位更相當於攝影界的「芥川賞」。
撰文:吳俊賢
部分攝影:方偉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