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前留住 霓虹下的香港情

每次重溫八十年代的港產片,總是令人百感交集,尤其是看到那些五光十色的霓虹招牌密卙卙地布滿大街小巷,將香港紙醉金迷的一面表露無遺。時移勢易,近年屋宇署不斷發出招牌清拆令,很多璀璨一時、見證城市發展的招牌紛紛被移除,令甚有標誌性的城市夜景漸漸褪色。為了留住這些隨街可見的「視覺藝術」,有學者決定上街,捕捉不同招牌的光影,令它們不至於消失得無影無縱。

招牌設計 反映行業特色

霓虹招牌在港興起,可追溯至社會開始穩定的五、六十年代,大批生意人來港設廠,各行各業開始利用招牌來宣傳商品及服務,由米行、士多、當舖、冰室,以至夜總會,紛紛以耀眼的霓虹光管來抓住途人眼球,因而逐漸成就了「不夜城」的美名。

香港理工大學設計學院助理教授、傳意設計學科主任及信息設計研究室主任郭斯恒(Brian)坦言,招牌設計反映行業特色,最明顯是夜總會、芬蘭浴等娛樂事業,其招牌總是大大幅、顏色與圖像豐富,力求搶眼;又以冰室、茶餐廳為例,招牌設計則比較大膽,經常用上幾何圖形,呈現現代美學,切合其售賣西方美食的特色;至於講求信譽的銀行、當舖,招牌字體會較穩重,用色也相對審慎。

光影交疊 畫面具代表性

在眾多地區中,Brian對灣仔的霓虹招牌情有獨鍾,因為該區是昔日水兵、海員的尋歡地,尤其是駱克道一帶的酒吧無不以大型霓虹招牌吸客,當然,要研究招牌的美學,最好跟城市空間、建築物、街景等因素互扣,才有意思。「街景中呈現的地方特色,就是城市的視覺文化。香港是垂直城市,建築物都是向高發展,街道短小、狹窄,當招牌延伸出來,就會互相重疊,形成一片遮蔽式的字海,那是充滿爆炸性的視覺刺激。」

Brian表示,霓虹招牌是香港最具代表性的視覺文化,加上本身看港產片長大,早就浪漫化了霓虹光影交疊的畫面,覺得其燈光很柔和,不像LED的「死光」般刺眼。另外,製作霓虹招牌涉及多重工序,由起稿、屈管到注入化學物料,每個步驟都經過人手處理,體現師傅的細緻工藝。

霓虹背後 盛載港人回憶

喜愛霓虹招牌,除了基於視覺上的享受,Brian不諱言亦因為它們盛載着好幾輩港人的回憶,別具社會意義。「招牌是由商號自行創作,把店舖內容視覺化。通過街上的招牌,我們可以了解街道有哪些特色商舖,以至該區的生活形態。」然而,自屋宇署制訂「小型工程監管制度」,規定招牌不可伸出超過4.2米,離地不能少於3.5米,並把存在危險、日久失修、遭遺棄和違例的招牌拆除,不少懸掛了數十年、富有歷史價值的招牌因而面臨清拆,於是我們失去的,除了是一堆見慣見熟的視覺符號,還包括無比珍貴的集體回憶。「看到這些商舖與招牌,不期然想起自己與女朋友周年約會、畢業後首次請家人食飯等重要時刻,我們習慣把感情依附在物件上(即所謂睹物思人)。雖然物件消失,回憶還在,但當中的連繫會慢慢磨滅,這就是我們所說的——失去了歸屬感。」

留影出書 喚起保育意識

數年前,Brian開展「霓虹黯色」研究項目,與團隊走訪港、九、新界多條街道,實地拍攝現存的400多個霓虹招牌,並把研究集結成書。「研究過程好像要跟屋宇署鬥快,如果今天不作記錄,怕明天就被拆了。若然我們不好好留住這些招牌故事,意味着香港視覺文化的脈絡出現斷層,日後大家就無法藉此了解香港的過去。」

採訪當日,Brian帶着筆者走訪尖沙咀一帶看招牌,說得眉飛色舞,不難感受到他對霓虹街景的依戀,然而,他不反對清拆,只希望做好保育。「清拆有問題的招牌,我是不反對,畢竟某些招牌的確存在危險性,但有必要一刀切嗎?當一幢建築物可按評級去花錢保養,為何一幅小小的招牌不可以?《霓虹黯色》一書,除了展示招牌美學,亦希望引起當局關注,與各階層議定出招牌保育政策,留住香港街道的獨特夜色。」

撰文:余彩瑜 

部分攝影:盧展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