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系學生峇里體驗永續概念

環保是現代人愈來愈關注的議題,在香港,我們不時都會被提醒把垃圾分類、少用膠飲管等,而其他地方的人又是如何實踐環保?在數月前,12位香港浸會大學國際學院的環境保育學副學士學生到印尼峇里交流,有機會接觸到多元化的生態外,亦可了解自給自足的可持續生活模式,讓學生在環保的課題上有另一番體會。

未出發先興奮

在是次的峇里交流之旅,學生們到訪了重視環境保育及可持續性教育的當地組織Green Camp,過程中透過不同的文化交流、生態欣賞和活動體驗,感受原始國度的永續生活,2位環境保育學副學士二年級生黃晞晴(Smiley)及梁鎮顯(阿顯)指出發前已滿是期待。「在香港這繁囂城市生活久了,好想見識世界的另一面,看看多元化的生態景象,亦希望了解海外國家是如何把環保及永續實踐。另外,事前已知道這交流團是以戶外活動為主的,感覺充滿挑戰性,給我走出舒適圈的機會。」

難忘迷人景致

為期8天的旅程,節目非常多元化,包括與當地人一起製作地道祭品、椰子樹攀爬、以竹材及繩結紮木筏進行漂流、野外露營、瀑布和日出觀賞、銀河攝影、觀星、夜間行山、泥水摔角等等……種種體驗對學生們而言都非常新鮮,阿顯回憶謂「行夜山、看日出」的活動更是難忘。「記得當天我們凌晨2時就要起床,梳洗過後就開始走上Mountain Batur,途中漆黑一片,依靠頭燈和電筒照明,陡峭的路上布有不少碎石,增加了行山的難度。然而,當行到山頂,看到那片猶如仙境的雲海、太陽緩緩升起的景致,便覺得之前走得多累也是值得的,更成功挑戰了自己!」

體驗真正永續

成功的交流活動,就是可以讓參加者在樂趣之中有所得着,而這次的峇里旅程,的確令一班修讀環保的學生體驗到永續生活模式的實踐。「以斬椰子樹為例,當地人會善用椰樹的各個部分,取出椰子內的椰青水飲用、以椰子蓉提煉椰油或椰奶、用樹幹起屋或做籬笆、以花蜜整椰糖等……只為不浪費任何一部分。在日常生活上亦感受到他們很重視環保意識,如以一片蕉葉放在藤籃上作餐碗、以廚餘化肥,讓我們明白到,可為保護環境做到的事其實很多,亦令我更有動力日後進一步把環保融入生活中。」

撰文:余彩瑜

部分攝影:莫文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