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界五行:清補涼粥 最合時宜

粥,作為養生藥膳,「不時不食」,四季的養生粥,也要因時制宜。例如,春季宜食養肝養命的桑葚、五味子粥,杞子、菊花粥,雞骨草、豬橫脷粥(不食動物內臟可用瘦肉),竹蔗、茅根、水馬蹄粥(可預防春季流行病);秋季宜食養陰補肺的雪耳、雪梨、百合粥,糯米麥粥,花旗參瘦肉粥,川貝鷓鴣粥;冬天宜食禦寒固腎的黑豆黑棗魚頭粥、當歸紅棗羊肉粥、紅豆鯉魚及黨參北芪牛腱粥。

夏季,宜食清心潤燥兼補充體能的粥,按照中醫養生,盛暑天時本該宜瀉不宜補,但南方氣候不同,秦始皇統一天下後,派屠睢與趙佗南征,到達廣東遭到激烈反抗,屠睢中毒箭身亡,趙佗接手領軍,又遇上暑熱天時,將士大多病倒,幸而隨隊軍醫用蓮子、沙參、百合、茨實、玉竹、淮山、薏米等中藥材煲粥,將士食後精神抖擻,趙佗把此粥命名為清補涼(涼,用粵語讀斤両的「両」),至今仍是省港澳著名靚湯。趙佗成功入粵稱王,成為南越王,脫離秦始皇政府,後來接受漢皇管治,前後在位66年,堅持每天食清補涼粥,享高壽104歲。

現代生活細節與古時有分別,現代人工時長,放假到戶外運動或旅遊,體能消耗較大,容易惹暑濕。如果沒有感冒或消化不良,用清補涼煲豬肉或豬脊骨,既消暑散熱,又調和五臟,增加營養;喜歡食粥,可以用清補涼加粳米、赤小豆、扁豆、陳皮煲粥,食時加少許鹽或紅糖調味。

方向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