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廊繼承者 發揚傳統美

上月在北京一個拍賣會上,已故著名中國畫家齊白石的巨作《山水十二條屏》(1925年作)以9.315億人民幣成交,成為史上價值最高的中國藝術品!其實,觀乎中國書畫於近年拍賣市場的表現,絕對可用「成績亮眼」來形容,單是2017年便有超過20件藝術品錄得逾億港元的成交價,足見箇中魅力,難怪不少年輕收藏家的目光也被吸引住,正如潔思園畫廊第二代主人蕭安琪(Angel),自小就情傾中國傳統藝術,不但加入收藏行列,還致力推廣呢!

看畫作如見證歷史

父親經營中國書畫,母親熱愛書法藝術,伯父更是一位畫家,Angel於小時候已生活於充滿文藝氣息的氛圍裏,跟中國書畫結下了不解之緣。她說:「中國畫的特色在於畫中蘊含不同創作元素,書法是重點之一。書畫,就是有書法才有畫,畫家筆下要表達的,也許是一首詩、一個故事、當下心情,或是他/她想對觀者、藏家說的話。與此同時,中國書畫有多種呈現方式,諸如立軸、扇面、鏡框、手卷、冊頁等等,不會予人千篇一律的感覺,十分有趣。此外,畫作上蓋有藝術家的印章,甚至可找到藏家的印章,這些印章的設計各異,同樣耐人尋味。而最重要的一點是,中國書畫的發展有着數千年的傳統,其底蘊比西方藝術更為深厚,所以欣賞畫作的過程像是走了一趟歷史之旅。」

最愛張大千的仕女

中國畫的創作主題廣泛,Angel對仕女圖最感興趣,一來可見證不同年代的女生打扮,二來能看出不同畫家的審美觀,像張大千的仕女傾向圓潤甜美,傅抱石的仕女散發着典雅氣質,而林風眠的仕女則比較清瘦柔美。「我最喜愛的畫家是張大千,因為他擅長的範疇很廣,可因應自己的能力創出佳作,例如晚年時因身體狀況較差,便改用潑墨形式,所以有人說:一個世紀只有一個張大千。他的作品《執扇仕女》是我的頭號珍藏,那是親友送贈的,當時我的年紀尚小,未懂得欣賞,長大後才看出箇中味道:畫家在畫上題了一段字,意思是希望成為扇上的竹,為仕女撥扇,到清晨或晚間等毋須用扇的時候,便在遠處靜靜地看着仕女……這份情懷是多浪漫呢!」

主力經營海上畫派

雖然Angel很喜歡中國書畫,但要到五、六年前才真正把興趣變為事業。「求學年代,我主修心理學與商科,畢業後做過公關,跟中國書畫沒有直接關係。數年前開始跟隨爸爸處理畫廊事務,與其他行家、收藏家和藝術家打交道,感受到行業有趣之處—原來討論藝術能拉近五湖四海的人,讓大家有了共通語言,亦令性格內向的我,不再害怕與陌生人接觸。」Angel指出,現時畫廊主力經營海上畫派(簡稱海派),因它對中國近現代畫壇有着深遠影響:「海派始於十九世紀中葉,當時上海是全國經濟重地,吸引了各地畫家聚集,而受着西方文化與商業因素的影響,畫家們紛紛求新求變,遂形成了一種糅合了傳統藝術與西洋繪畫的創作風格,像二熊(朱熊、張熊)、三任(任熊、任薰、任頤)、吳昌碩、王一亭、陸儼少、程十髮等知名畫家都是海派的代表人物。」

古扇是入門者首選

身為畫廊的第二代主人,Angel自覺有責任向年輕人推廣中國書畫藝術,並深信經營手法必須更有活力才行,於是兩年前聯同幾位年輕的畫廊主人組織了畫廊商會,並舉辦講座。「現時內地的中國書畫拍賣市場已湧現一批年輕收藏家,我希望把這個氛圍帶到香港。本地年輕人接受西方教育,或會覺得中國書畫有點老套,我希望改變這種想法,所以我有時會挑選一些較時尚的畫框來襯托,讓畫作變得不一樣。」

對於有意加入收藏行列的人士,Angel建議多參觀博物館、美術館或畫廊,除了可提升審美眼光,亦可趁機與專家交流。另外,古扇是不錯的入門選擇,因其價格較低,亦容易收藏,但她提醒初入行者別只抱着投資心態,盲目購入當紅但自己不喜歡的藝術品,因為一旦作品未能轉售,便有機會對中國書畫生厭。

撰文:余彩瑜

攝影:郭凱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