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過得真快,往事如昨,不久前才講冬季六個節氣「冬雪雪冬小大寒」,轉瞬之間,立冬、小雪、大雪三個節氣過去了,第四個節氣——冬至,還有兩天就到來,過了冬至,就是小寒、大寒,接着是立春。
冬至,又叫冬節,不但是冬季的最重要節氣,也是全年的重要節日,在傳統風俗中,冬節甚至比春節更重要,所以有「冬大過年」的講法。冬節酬神是感恩過去一年的恩佑;春節祈福是祈求上天的賜福。
冬至是漢人「數九」習俗,意思是,九九八十一,由冬至開始,八十一日後,就是春回大地的艷陽天。這個漢人習俗在清朝被一位滿人發揚光大,他就是清朝第八代皇帝道光,他參考了才女全貴妃構思的「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風」九個字,設計了「九九消寒圖」,這九個字並不簡單,每個字都是九筆,合起來剛好是八十一筆,把這九個字製成通心字,讓宮中的小朋友,依樣畫葫蘆描紅,每天描一筆,描好了「亭」字,也就是送走「初九」了,接下來是小寒之間的「二九」,「三九」至「四九」是大寒前後……宮內各人以及各級官員也須這樣寫「九九消寒圖」,後來成為民間習俗,提醒珍惜光陰,保重身體,關懷他人,互相勉勵,盼望冬去春來,幸福滿人間。自此,「珍重待春風」這五個字,就成為書信的親切問候語,今時今日,網絡通訊,發這五個字,也會令對方感到一股暖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