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界創新科研作品為生活加Fun

科技的進步,為我們打造更美好的生活。職業訓練局(VTC)旗下多間院校的師生,早前參與「創新科技嘉年華2017」,展示多項別出心裁的創新作品或研究項目。以下介紹3個針對不同生活範疇的項目:氣墊球手機械人、人工養殖海葡萄及互動虛擬水族館,各顯創科智慧。

氣墊球人機戰

究竟人類的手快,可否敵得過機械人的眼明呢?說的是由香港專業教育學院(IVE)青衣院校電機工程高級文憑師生揭開的一場人機大作戰。他們設計和製作「氣墊球手機械人」,內置即時控制器、數碼攝影機、摩打驅動組件等,當對手(即人類)推動氣墊球時,便以高速數碼攝影機即時收集影像,經電腦分析和運算,並利用即時控制器控制機械人左右前後移動,以迅速的反應攔截入球。

製作機械人所涉及的技術,一直以來都應用於工業界的自動化系統。今次學生把有關技術應用到生活層面,製成遊戲機器裝置,創意十足。透過收集大數據,其後加以分析,繼而得出相關的防守策略。他們坦言,相關技術的軟件便於應用,編寫程式不算太難,但期間亦遇上一些挑戰,尤其是讓系統準確地辨認氣墊球的顏色,以免影響其分析效果。

自家種海葡萄

別名綠色魚子醬的海葡萄,是沖繩的特產,屬於當地一種海藻。外形呈綠色小顆粒,含有多種藥用活性生物鹼,亦具抗氧化功效,被視為健康食材。日本沖繩、台灣和內地海南等地積極研究發展海葡萄的人工養殖技術,惟本港則未有相關發展方向。早前香港高等教育科技學院(THEi)食品科學及安全(榮譽)理學士師生與業界合作研究,希望將海葡萄人工養殖技術「入屋」。

要成功人工養殖海葡萄並不容易,師生過去花了不少時間研究水質過濾、溫度控制等問題。初步發現數種常用於針對淨化污泥和污水的細菌,有助分解有機物,達致淨水效果。他們正積極進行研究,希望將相關細菌製成滴液添加劑,應用於家居魚類飼養濾水系統中,提升人工繁殖海葡萄的便捷。「自己食物自己種」是研究另一重點,日後亦會就食用家居繁殖海葡萄,進行安全研究測試。

虛擬水族世界

由香港知專設計學院(HKDI)創意媒體高級文憑師生共同研製的「互動虛擬水族館」,是另一個有關食的多媒體作品。隨着人類過度捕魚、海洋過度污染等響起警號,全球海洋生態岌岌可危。根據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資料顯示,地理面積較小、擁有逾700萬人口的香港,人均海鮮消耗量在全球排行第7位。師生希望透過輕鬆互動手法,教育公眾珍惜海洋資源、明白環保海鮮的好處等。

該水族館的魚兒相當吸睛,魚身色澤鮮艷,每條魚都由多個不同大小的三角形砌成,不停游來游去,很有動畫風格。學生事前對過百種魚類進行資料搜集,從中選出46種,其後運用多媒體技術勾畫魚類外貌,製成動畫。參觀者只要輕觸螢幕上的魚類圖案,便可了解該魚的基本資料,如品種、大小、繁殖方法、生長季節等,以及是否環保海鮮指引推介的種類。校方有意將作品放置在其他公眾場所,讓更多人認識環保海鮮。

圖一

早前職業訓練局(VTC)一眾師生共同研發創新作品及項目,圖為部分參與者。香港專業教育學院(IVE)青衣院校電機工程高級文憑畢業生雷翠晴及羅霆軒(左一及二);THEi食品科學及安全(榮譽)理學士學生周忠霆及洪天欣(左三及四);HKDI創意媒體高級文憑學生杜朗盈(右一)。

撰文:黎雅麗 

攝影:張群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