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界五行:飲食文化 與時俱進

上天對人類是非常眷顧,因應人類不同時間、不同區域的需要,提供適切的飲食。例如,大熱天時有降火消暑的西瓜;天寒時有暖胃的茼蒿菜;氣候寒濕的地區盛產辣椒以祛寒化濕;氣候酷熱的地區盛產椰子以椰汁補充水分消耗;冰天雪地的區域有肥美牛羊提供人類進食以抵禦寒冷,人類進食較多肉類的冬季,幫助消化的蘿蔔就當造了。聰明的人類把道家「天人合一」與儒家「不時不食」結合,就是養生的好方法。

飲食是文化,需要智慧,我們既有傳統智慧可以傳承,也可以運用智慧加以創新。中國曾經有這句諺語:「生在杭州,食在廣州,穿在蘇州,死在柳州。」杭州風景美麗,才子佳人多;廣州最講究飲食,美食最多最好;蘇州盛產綾羅綢緞,裁縫手工最好;柳州出產的木材,最適合做人類最後的歸宿——棺材。不過時移世易,人類的生、死、衣、食訴求並非一成不變,人類最後歸宿——只是一個幾十公分的龕位,已非常難求,難怪很多人已不知道柳州棺材是怎麼一回事。

香港人來自五湖四海,匯聚了世界各地的飲食文化,加以大膽創新改良,已經成為實至名歸的美食天堂。以蘿蔔為例,配以略嫌肥膩、燥熱的牛腩,就是滋味有益的清湯牛腩。蘿蔔煲牛腩,只加少許陳皮和薑,毋須用其他調味料,就令老饕垂涎欲滴,食指大動。不食牛肉的人,秋冬用「耙子蘿蔔」煲排骨或羊肉,可口又補身。

方向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