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一眾留院治療的病人來說,除了要克服生理上的不適,還要面對心靈上的孤單,若然得到別人的陪伴與支持,病情得以好轉的機會也會高一點。動物醫生的出現,就是希望為有需要的人士提供心理上的慰藉,正如Regina飼養的3隻貓醫生—Marie、Ferrari與YY,均擁有逾7年「行醫」經驗,曾帶給不少人歡樂。Regina坦言,縱然寵物壽命短,也可以活得有意義,所以她每個月都會帶愛貓出診最少3次,希望能安撫更多人的心靈。
身為貓奴的Regina,家裏養了10隻貓,因經常參與寵物展,早已認識「動物醫生」(Doctor Pet)這一組織,了解到貓醫生的角色有多重要,原來一個簡單的擁抱,已能令病者暖在心頭,奈何早期飼養的貓咪在性格上並不適合,所以未能參與這項有意義的服務;及至2007年,Regina迎來新成員Marie,發覺其性格溫馴又親人,她便安排愛貓投考動物醫生,一年後,Marie的大仔Ferrari及細女YY亦當上貓醫生,自此一家三口便經常結伴「出診」。
許多人或以為動物醫生只會帶給人歡樂,但其實牠們也會在出診過程中獲益,Regina回想Marie初次出診,面對陌生環境時,曾感到非常緊張,但探訪次數多了,慢慢便習慣下來,之後更愛上出街散步,每逢周末都在門前等候外出呢!Regina又表示,Ferrari與YY當了貓醫生後,性格也變得更加親人,而且在探訪過程中,牠們有機會與不同年齡的人士玩耍,心情也好起來。
「部分人或會存在誤解,以為我們只是帶着寵物出外玩樂而已,沒甚麼大不了,但其實一班義工都是付出真心為有需要的人士服務,試想想,每次動物醫生要出診,主人都必須陪伴在旁,換言之,要用上放假的時間,以我為例,3隻貓一齊出診,就要有3個人抽時間陪同;再者,本地的公共交通工具對於寵物的支援少之又少,動物醫生的主人要帶同寵物出診,往往要乘搭費用昂貴之的士,這些費用是主人自行支付的,所以希望大家能相信義工們是有心幫助人,並給予更多支持。」Regina說。
多年來陪伴愛貓「行醫」,Regina坦言有不少難忘經歷,像貓女YY便跟一位患有老人癡呆症的婆婆特別投緣:「那位婆婆住在老人院,經常把身邊的人和事忘掉,惟獨記得YY的名字,其床頭貼滿與YY的合照,每次見到YY也特別興奮,令我深刻體會到動物醫生能為有需要的人提供心靈上的撫慰。另外,試過帶貓仔Ferrari到康復中心探訪,有位缺乏自控能力的病人不小心搣了牠一撮毛,當下真的很心痛,但得知對方是因為見到貓咪開心的反應,並非有意作出傷害,值得諒解,所以我並沒有為此而不帶愛貓出診……」
至於「行醫」經驗最豐富的Marie,雖然出診時表現淡定,但也曾遇過一些小意外,例如曾被一班康復者圍住而顯得不安,也曾試過遭人觸碰尾巴而忍不住出掌,幸好Regina每次帶貓咪出診前,必定會為牠們修剪指甲和梳毛,所以那次事件並沒有弄傷任何人。Regina補充,身為主人,能看到寵物過着有意義的生活固然開心,而當看到受訪者滿心歡喜,自己心情也會受到感染。
品種:蘇格蘭摺耳貓
年齡:11歲
性別:雌性
性格:溫文淡定
品種:英國短毛貓
年齡:9歲
性別:雄性
性格:好動活躍
品種:蘇格蘭摺耳貓
年齡:9歲
性別:雌性
性格:嬌嗲親人
要成為「動物醫生」,寵物必須年滿1歲或以上,性情溫馴,並要接受自我控制能力測試、生理及心理健康考核等,再交由動物醫生評審員及獸醫顧問作出評估。通過考核的寵物,便可進行義工服務,「開工」時均需要佩戴動物醫生圍巾,並要在半年內完成至少6次的實習探訪。實習期間,動物醫生籌委會將根據主人及寵物的表現進行適時評估,表現理想者可正式註冊成動物醫生。為了確保服務質素和按時評估寵物的身心狀況,寵物醫生每年均需要為牌照續期。目前「動物醫生」有超過300隻已註冊的動物醫生,包括狗、貓和兔,成員會定期探訪社區,推廣善待動物訊息,並為有需要人士送上心靈治療。
網址:www.doctorpet.org.hk
撰文:司徒德琳
部分攝影:陳世昌
部分相片:由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