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望四方:體育旅遊席捲全球(三)跑步經濟學

近來身邊多了不少朋友加入跑馬拉松的大軍,有旅行社推出專門參加馬拉松比賽的旅遊團,名額供不應求。其中日本馬拉松賽事最受香港人歡迎,完成賽事之後多留幾晚,順道品嘗美食、欣賞美景、浸泡溫泉,既鍛煉身體又放鬆身心,一舉多得。

根據美國跑步機構所做的調查,由2004到2014年間,美國定期跑步或緩步跑的人數增加了70%,達到4,200萬。美國馬拉松跑手之中,高達76%擁有大學學歷,73%家庭年收入達到US$75,000(約HK$585,000),屬於優質的高收入人群,由此帶動相關的體育消費市場潛力龐大。

城市舉辦馬拉松比賽成本較低,不需要專門興建場館,只要配合短期封路措施便可。馬拉松帶動相關的觀光市場、參加及觀看人數帶來龐大經濟、廣告效益,容易得到商家贊助,又帶動全民健身和體育用品消費,達致多贏局面。

參加馬拉松的選手,多有家庭成員或團隊隨行,是一群有消費力的過夜遊客,不少跑友以集齊全球各大賽事為目標,直接造就了新人參賽比例。以芝加哥馬拉松為例,在海外跑手中,約四分之一是首次踏足芝加哥。正因如此,近年來多個城市紛紛舉辦大型馬拉松賽事,更將馬拉松發展為帶動當地旅遊業的新亮點,大家都開始設法爭奪跑步產業這塊大蛋糕。

Profile

姚思榮,立法會旅遊界功能界別議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