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M專題研習盡展學生睿智

世界各地都非常關注STEM的發展,最近職業訓練局(VTC)與教育局、建造業議會及製衣業訓練局舉行「職業專才教育國際研討會暨香港青年技能大賽與嘉年華2017」,其中一個重點環節正是「國際STEM學生論壇」。來自香港專業教育學院(IVE)及香港高等教育科技學院(THEi)的學生,夥拍海外學生,進行了多項STEM專題研習,並於論壇上分享學習成果。像參與乳酸菌研究的學生,發現原來芝士內竟含防蛀牙物質,對日後鑽研潔齒產品有一定的啟發作用。

芝士可防蛀牙

牙痛慘過大病,有否想到要出動芝士來護齒?IVE與日本的職業專才教育機構「小山工業高等專門學校」合作,分別研究發酵食品和農產品中的乳酸菌,測試其抗菌能力。IVE柴灣院校生物科技高級文憑學生李耀熙、許逸嫻和羅卓爾,挑選了4種發酵食品(包括納豆、芝士、味噌和腐乳),作為研究對象,分離出所含的乳酸菌,並以大腸桿菌、轉糖鏈球菌(即蛀牙菌)和糞腸球菌測試乳酸菌的抗菌能力。

以往有外國研究已指出,多吃芝士可令人分泌更多口水,有助防止蛀牙;而今次的研究發現,芝士中有5隻乳酸菌菌株,有較顯著抑制其他細菌的能力。當中一隻名為「嗜熱鏈球菌」(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更有效抑制蛀牙菌生長。學生計劃將來進一步研究,評估其未來應用於市場的潛力,如倣效日本部分生產商的做法,將這種乳酸菌菌株加入漱口水、牙膏或口腔藥片中,達致防止蛀牙的功效。

營養文化差異

健康是無價的財富,選購食品時,大家都會多加留意當中的營養資料,如營養聲稱——泛指出現在食物包裝上的營養價值標示,如低脂、無糖、低卡路里等。THEi與英國曼徹斯特都會大學合作,各自就3類食品(即穀物類、奶類、果仁及豆類),各類收集共50個樣本,分析兩地「營養和健康聲稱」的使用情況,從而了解兩地的飲食習慣、文化和食品條例的差異。

負責香港研究部分的THEi食品科學及安全(榮譽)理學士學生郭峻嘉表示,當中不少發現反映兩地飲食的差異,像本港的營養聲稱最常見於奶類製品中,英國則用於穀物類最多。另一位參與學生胡敏珊指出,研究亦發現本港部分食品的營養聲稱標示含糊,如只註明「多種維他命」、「含有7種維他命及礦物質」,在包裝上卻沒有清楚列明詳情。他們希望社會各界參考是次研究結果,更懂得健康營養之道。

地震工程研究

雖然香港並非處於地震帶,但亦曾發生輕微地震,建築物的安全絕不容忽視。IVE與澳洲墨爾本皇家理工大學合作,研究怎樣減少建築物於地震時的結構反應。IVE青衣院校土木工程高級文憑學生歐陽鎮暉和陳曉峰有份參與是次研究,運用課程所學到的知識,如鋼筋混凝土設計、結構力學、結構分析、建築訊息模型系統(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簡稱「BIM」)等,設計出一幢模擬低層建築物的結構。

他們採用3D打印技術,把BIM製成仿實物大小比例1:35的實體模型。實體模型後被送往澳洲墨爾本皇家理工大學,進行多個測試實驗,像模擬地震的測試,研究建築物於若干程度地震及加設抗震設計前後的情況等。歐陽鎮暉和陳曉峰異口同聲表示,研究令他們了解地震對建築物的影響和建築物結構的特點,希望日後可繼續鑽研地震工程方面的知識,造福社會。

撰文:黎雅麗

攝影:張群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