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腸粉延續父子情

女兒是爸爸的前世情人,但無仇卻不成父子,或許男人都習慣將感受藏於心底,青春期過後,兩仔爺仍然會攬頭攬頸互訴心事的應該寥寥無幾。浪子回頭、孝感動天的故事固然感動人心,然而,今日的故事主人翁卻未有將這份心意宣之於口,只從微小處流露着對老父的愛,這份心意更教人為之動容。

放棄本業 轉開食店

為了照顧老父,原本從事五金業的黃錦漢(Ken)最近作出了人生抉擇,將經營多年的批發公司交給生意夥伴及家姐打理;而他自己則由零開始,在父母所住的啟業邨開設小食店,朝6晚1每日做足19小時,如此拚博只因爸爸像個大細路,83歲高齡卻喜歡出街食飯,而且獨愛煎炸香口食物和汽水,孝順仔遂把心一橫轉行做飲食,既可滿足爸爸「躝街」的欲望,能讓他有地方打躉之餘,又可以確保他吃得健康。

看到這裏,相信大家都以為Ken是個不折不扣的孝順仔吧!豈料他說:「以前我好反叛,中學時經常逃學,而且事事都鍾意同老竇唱反調,總之佢叫我去東,我就偏偏去西。」

故意作對 拒絕學廚

之所以脫胎換骨,只因轉眼過了20年,38歲的Ken早已修心養性,至於老父退休後性情也來了個大轉變。Ken笑說:「當年爸爸早出晚歸忙於搵食,我們四兄弟姐妹都很少機會見到他,加上他後生時比較古肅,即使在家也甚少出聲,唯一會溝通的時候就是鬧我逃學,所以父子關係很疏離,想不到現在跟他最投契的竟然是我。」

Ken的爸爸黃兆麟於1953年由開平來到香港,曾做過裝修、電器維修等工作,直至90年代到廣州經營酒樓,而那時Ken正好在當地讀專科。畢業之後還未決定從事哪個行業,爸爸便提議他到酒樓幫手,一片好意卻換來兒子一口拒絕。Ken說:「其實我一向對烹飪都有興趣,換轉其他人叫我入行,我應該不會拒絕,不過當時的心態就是『你想我做我就偏唔做!』」結果明明可以當酒樓太子爺,他卻選擇做五金學徒,一做就是20年。

退下火線 關係改善

兩父子看似緣薄,但畢竟血濃於水,受到爸爸工字不出頭的思想影響,Ken最終亦擁有自己的小生意,經營五金批發經常中港兩邊走。至於爸爸的酒樓亦早已結業,返回香港享清福。有人愈老愈萌塞,黃老伯卻剛剛相反,退休之後竟變得比以前健談。Ken望着父親笑道:「其實他是愈來愈長氣,經常重複又重複,全家人當中就我最有耐性回應他。」

雖然開了酒樓多年,但Ken認為爸爸的廚藝非常一般,反而媽媽卻是烹飪高手。「我細細個就入廚房向媽咪偷師,她煮的蒸排骨人人食過都有讚無彈,我喜歡煮食也是受到她的影響。」不過食得魚翅多也想試下粉絲,比起家常便飯,黃老伯更愛煎炸食物。Ken沒好氣地說:「煎炸嘢多吃無益,但他就是不甘寂寞,每日總要落樓下周圍搵人傾偈,順便偷食『違禁品』。」

愛心腸粉 食得健康

屢勸無效之下惟有使出絕招,上月在父親最愛流連的街市開設小食店,結果這招果然奏效,黃老伯一有時間就落舖頭開餐,除了吃家鄉風味的櫃桶腸粉之外,Ken亦供應燉湯和花茶:「日日一早返舖煲湯,無非為了讓老竇飲多兩啖真材實料的湯水。至於櫃桶腸粉一向是他的至愛,加上媽咪特製的豉油,老竇現在日日食幾餐都唔厭。」黃老伯當然感受到這份心意,還經常介紹街坊來幫襯,即使沒有開口讚美,自豪之情已溢於言表。

其貌不揚 櫃桶腸粉

香港常見的腸粉離不開布拉、人手拉及抽屜式腸粉,前兩者源於廣州,而後者則在肇慶、台山一帶享負盛名,但香港並不普遍。

製作櫃桶腸粉

撰文:楊雅菁

部分攝影:張錦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