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本港推出旅遊項目「舊城中環」,帶旅客感受中環和上環一帶的廟宇、藝廊等文化。近年文化保育的聲音愈來愈強烈,除從事文化保育工作及前線工程人員外,其他行業如老師、社工等,因不時策劃關於文化保育的活動,亦需要對相關課題有所認知。有機構推出「文化遺產保育導論」,由從事本地文化遺產保育專業人員任教,期間還安排多次實地考察活動,親睹保育文化遺產的重要性,有助學員奠下文化遺產管理的初階知識,為保育集體回憶出一分力。
文化保育、集體回憶等聲音,近年經常響遍我城。城市發展與文化保育,究竟兩者如何平衡?近年不少院校開辦相關課程,如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的「文化遺產保育導論」,由從事本地文化遺產保育專業人員帶領,透過講課、實地調研、工作坊等教學手法,有系統地向學員灌輸文化遺產管理相關的初階知識。修讀期約為2個月,適合任何有興趣的人士報讀。
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人文及法律學院助理課程主任游慧瑜說:「十多年前,學院已推出有關文化遺產的深造文憑課程,修讀年期為1年,並以英語為教學語言。有感一般市民未必可投放太多時間深入探討課題,故此短期課程『文化遺產保育導論』於上年應衍而生,除從事文化保育、古物古蹟工作的人士外,還吸引了前線工程人員、老師、社工、修讀藝術課程的學生等。」
課程共有14節課堂,每堂2.5至3.5小時不等,就文化遺產、保育原則、城市保育研究、認識遺產建築、香港政府保育政策、香港保育法例、香港保育項目實踐、修復技術、文物地點的展陳、文化旅遊及可持續發展等方面,作深入探討,並不時討論本港或亞洲地區的實例。最後一堂定為「講述及總結」,學員就某課題作仔細分析,其後匯報相關的研究結果。匯報形式將以個人或小組進行,視乎學員人數而定。
究竟現實中如何保育或活化文化遺產?實地考察應讓學員有深刻體會。課程設有3次實地調研,事前學員先在堂上學習相關背景,易於分析途中的見聞。過往曾帶學員遊歷油麻地,穿梭於廟街、天后古廟、油麻地果欄、玉器市場等,感受平民生活風貌。該處的戰前戲院——油麻地戲院,連同附近的紅磚屋(香港水務署現存最古老的抽水站建築物),幾年前一併「轉型」為戲曲活動中心,是活化文化遺產的例子之一。
意大利建築大師Aldo Rossi曾說過:「城市是市民的集體記憶」。透過集體記憶的復甦,讓城市有了歷史和個性,市民也有凝聚共同體的意象。近年本港不同角落亦不時出現林林總總的社區保育活動,希望喚醒大家對社區的凝聚力。當中的策劃者如老師、社工等,透過修讀這課程,將對文化遺產保育有初步了解,認識文化遺產的種類、保育原則及挑戰,日後策劃活動時,自然更得心應手。
掌握了入門知識,有些學員或許想了解更多,繼續深造又有何途徑?如果學員已擁有認可學士學位或相等學歷,可考慮該校的「文化遺產管理深造證書課程」或「文化遺產管理深造文憑課程」,後者更獲香港建築文物保護師學會所認可。游慧瑜說:「雖然這兩個課程沒有為修畢『文化遺產保育導論』的學員,提供任何學分豁免,但我覺得該短期課程可大大幫助學員吸取基礎知識,日後修讀深造課程時,更能事半功倍。」
課程名稱:文化遺產保育導論
開辦機構: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
收生要求:任何有興趣人士
開課日期:10月19日
所需學費:$6,840,不包括考察費用(為期約2個月)
查詢電話:3762 6262
撰文:黎雅麗
部分相片:由受訪機構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