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裝設計學生用針線宣揚和平

世界和平,是很多人的心願,你會如何實踐?早前香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協會(UNESCO Hong Kong)邀請香港高等教育科技學院(THEi)修讀時裝設計文學士課程的學生,參與以「和平」、「可持續發展」和「一帶一路」為主題的時裝設計比賽。大會在20多份參賽設計草圖中,選出9份入圍,並邀請負責設計的同學製作時裝,最後選出冠、亞、季得獎設計。學生透過一針一線,在布料上縱橫交錯縫製出和平的重要性,創意十足。

軍服摺成熊仔

有否想過充滿剛強味的軍服,搖身一變竟可成為溫柔貼身的熊仔?冠軍得獎者區峻培同學,有感近年敍利亞戰爭頻仍,波及無辜平民,連小朋友亦受到傷害。「我覺得小朋友的童年極之重要,所以運用流行創新設計技巧『Transformation Design』(變換設計),設計出可摺成一隻玩具熊的軍服,希望令飽受戰火煎熬的小朋友,得到安全感及快樂。」

變換設計技巧是現時時裝設計的嶄新趨勢之一,美國的時裝設計師更為衣飾賦予不同功能,時裝隨時可轉化成帳篷、救生衣或嬰兒用孭帶,而區同學的作品是將軍事元素及材料融合,只要把整套軍服妥善的收納及拼接起來,便可變成熊仔。「最困難是設計紙樣,準確運算每個部分,如拉開軍褲中間的拉鏈後,隨即分開兩邊褲管,收納成為熊仔雙腳。外套則可收納成熊仔身軀等。」

米袋再造上衣

潮流興環保,有否想過連傳統麻質米袋也可穿上身?亞軍得獎者梁家禧同學利用屋邨米行所棄置的米袋、深水埗布行所收集的富中東特色的碎布等,加上「百家布」的概念,以響應大會環保和升級再造的主題。設計靈感源自中國儒家思想「和而不同」,融合了中國、中東地區和俄羅斯這三個「一帶一路」國家及地區的特色,所以作品散發出點點的中東民族風情。

上衣以麻質米袋為主要材料,褲子則參考俄羅斯服飾的設計,以紡紗製作而成。當初他向米行索取米袋時,對方非常疑惑,後得悉其目的,也樂意幫忙。創作過程有何挑戰?「米袋的邊緣很容易『披口』,所以用藍色布條將之包封,視覺上亦更鮮明。另外把白鴿這和平象徵融入設計當中,如以其形態設計成衣領、以半對翅膀形態設計成衣服下襬等,進一步加強視覺效果。」

棚仔繽紛舞衣

「棚仔」是時裝設計學生常去的地方,季軍得獎者洪菀蔚同學亦不例外。「棚仔提供散剪布料的售賣,用幾多買幾多,我覺得符合今次有關環保的主題,所以在此搜羅比賽的材料。作品融合不同文化、不同年代、不同地方的概念,亦抽取『一帶一路』其中兩個重要國家(俄羅斯及中國)的元素。衣身以中國碎花圖案為主調,配以色彩鮮艷的布料和奔放的Ruffle(皺褶)設計。」

這兩個國家在60、70年代,流行採用碎花布料,俄羅斯會把碎花布料應用在舞衣,而中國則用於製作日常穿着的衣服上,所以洪菀蔚把這兩個概念混合其中。布料圖案較富中國特色,而一些細緻地方(如袖口、燈籠袖等)則來自西方國家。布料雖較復古,但就採用一些現代的Ruffles、流蘇、絨面布料,以增加現代感,藉此帶出古今融合。

撰文:黎雅麗

攝影:郭凱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