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教路 茶湯消滯脹

有云:食得是福,但過猶不及,一旦食得太多,很易令腸胃出現問題。事實上,新春期間,大家開開心心地拜年,親戚朋友總會準備豐盛的賀年美食,餐餐食到飽飽滯滯,的確難受!不妨參考營養師與中醫師的建議,以茶、湯來紓緩腸胃不適,做個健康的食家吧!

高脂食物 不易消化

據「家營營養中心」營養師吳瀟娜指出,新春期間,容易食滯,某程度上與食物本身較難消化不無關係。「大部分應節食品都是高糖分、高脂肪,好像糖果類的糖蓮子、糖冬瓜、糖蓮藕,煎炸類的角仔、煎堆、笑口棗,以及用糯米製作的年糕、糯米飯等,往往需要較長時間去消化;而外出進食的賀年菜式,通常是多肉少菜,或脂肪含量較高,而高脂肪食物能提供較大的飽足感,進食過量自然易有食滯的感覺。」

持續進食 難以負荷

註冊中醫師葉英良表示,除了受食物難消化的本質影響,食量過多和消化力弱也是導致食滯的原因:「新年期間,不少人會周圍拜年,人家每每以美食招呼,在盛情難卻下,很易出現由朝食到晚的情況,令腸胃難以負荷,因此要避免食滯,先要懂得節制:兒童及青少年處於發育階段,消化力強,可進食至9至10成飽;成年人的消化能力已降低,7至8成飽是最理想的;老年人或消化力較弱人士,食至7成飽便要停止。」

進食速度 不宜過快

除了上述因素外,大家亦要檢視一下進食方法是否正確。吳瀟娜說:「首先要注意進食的速度,不宜過快,因為當人進食時,胃部會釋放一種物質,大腦接收後,可令人產生飽肚感,幫助控制食欲,但這個過程通常需要一定時間,若進食太快,令大腦來不及接收訊息,容易令人不知不覺下吃了過量食物。其次要細細咀嚼,令食物的體積變小,有助唾液中的澱粉酶、胃酸和消化酶更易與食物接觸,幫助消化。」

出現飽滯 應飲暖水

吳瀟娜補充,一旦食物未經過徹底咀嚼便吞下,食物的消化速度可能會減慢,若再加上過量進食,食物積聚在胃部和腸道,便會出現食滯。而一旦出現飽滯感,應先飲用暖水,以幫助腸道蠕動,紓緩胃部不適,然後可以散步慢行,或順時針的按摩腹部。「值得一提,有食滯感覺時,切忌馬上進食大量生果,不但無助消滯,反而會加劇不適。正確做法是待食物消化後,才進食帶有消滯效用的水果,如菠蘿和木瓜。」

按摩穴位 紓緩不適

葉英良指出,不少藥材均有消滯功效,像山楂、布渣葉等,可用來炮製食療,以紓緩腸胃不適。他又建議大家嘗試按壓3個有助減輕胃痛、腹痛的穴位︰「第一個是中脘,位於腹正中線上,臍上4吋處,有助治療胃脘痛、腹脹、嘔吐泄瀉等問題;第二個是天樞,位於臍旁2吋,同樣可以治理腹痛、泄瀉等;最後一個是足三里,處於犢鼻穴下3吋,脛骨前峭外一橫指位置,有效緩和消化不良、胃痛、腹脹等。」

消滯食療:營養師推介:山楂酸梅茶

材料:紅棗、烏梅、山楂、果皮、清水

做法:1. 果皮用水浸至軟身,去囊。

2. 紅棗去核。

3. 清水煮沸後,加入所有材料煲約1小時。

功效:味道酸甜,有開胃作用,亦能刺激胃酸分泌,幫助消化和分解脂肪。

洋甘菊薄荷茶

材料:乾洋甘菊、鮮薄荷、清水

做法:1. 洋甘菊用熱水沖泡,焗約30分鐘。

2. 加入新鮮薄荷1至2片。

功效:洋甘菊和薄荷均有助消化,亦可刺激腸道蠕動。

中醫師推介:山楂酸梅羅漢果湯

材料:山楂1両、酸梅10粒、羅漢果1/3個、甘草5錢

做法:加清水8碗,煲約1小時。

功效:消食化積、生津止渴

禁忌:外感或胃酸過多者不宜

備註:山楂-消食化積、行氣散瘀

酸梅-澀腸止瀉、生津止渴

羅漢果-清熱生津、潤肺利咽

甘草-清熱解毒、緩急止痛

布渣葉雪梨陳皮湯

材料:布渣葉1両、雪梨2個、雲茯苓1両、舊陳皮1角

做法:加清水8碗,煲約1小時。

功效:清熱消滯、養陰生津

禁忌:外感不宜

備註:布渣葉-清熱消滯、利濕化痰

雪梨-清熱除燥、潤肺生津

雲茯苓-利水滲濕、健脾安神

舊陳皮-理氣健脾、燥濕和中

紓緩腸胃不適穴位:中脘穴

位置:腹正中線上,臍上4吋處。

主治:胃脘痛、腹脹、嘔吐泄瀉、呃逆、脾胃虛弱

天樞穴

位置:臍旁2吋。

主治:腹痛、腹脹、腸鳴、泄瀉

足三里

位置:犢鼻穴下3吋,脛骨前峭外一橫指。

主治:胃痛、腹脹、嘔吐、泄瀉、消化不良

撰文:馬珮嵐

部分攝影︰盧展程、張錦昌、胡振文、陳世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