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於這個年頭,活在這個城市,要忠於自己,不是一件易事。限於種種因素,有時候不得不順着別人的意願走,放下對「夢想」的堅持,所以筆者特別佩服一群「打不死」的手作人,努力在夢想和現實之間取得平衡,縱然生活未必富裕,卻感受到實在的快樂。正如本地手作品牌「十兄弟」的主理人若曦,借用自己鍾情的地道美食,將之改造為睇得、用得的小物,藉着一雙手,為港人添加生活情趣。
十兄弟?初時,筆者也以為品牌是由10名青年人成立,但原來「十兄弟」是指若曦的左右手,即十隻手指,雖然Size各有長短,但隻隻有用。「品牌主打一些富地道色彩的小東西,全是令我在生活上有所感觸的。雖然創作背後沒想過能改變世界,或帶出甚麼大理想,但能夠忠於自己,把心中喜歡的構思變成實物,對我來說已是一件大事。」
眼前的女生,滿有自信,但原來童年過得不太快樂。「就像一般香港學生,父母不停催谷學業,壓力很大,因此對兒時的樂事特別深刻。那時家住4樓,經常嗅到樓下車仔檔的石油氣味,看見爸爸拿着鎖匙外出,我便知道待會兒有小食了。我又很喜歡到酒樓飲茶,尤其是跟姑媽、姑丈到梅窩的舊式茶座,那群老夥計既專業又親切,令我很難忘……」正因為這些愉快回憶,成就了一系列以車仔檔小食與茶樓點心為主題的小手作,也令若曦實踐了創作夢。
除了用心塑造自己喜歡的東西,若曦也會接受客人的訂單,而每一次接「柯打」,她都會趁機聽聽客人的故事,慢慢發現品牌的存在意義比想像中大。「我經常會跟客人傾談,話題可以是一些瑣碎小事,例如哪裏的菠蘿油好吃、在茶樓碰上的蝦碌事件等;記得有次到學校教授手作,有位學生因為不知道菠蘿油是甚麼,全班人竟談論了半天;還有一位客人令我留下深刻印象,他想我打造一個蛋撻模型,毋須附加功能,原因是他愛吃蛋撻的爸爸去世了,希望把模型放在其墳前,那一刻我有點受寵若驚,沒想到有人會把如此重要的事宜委託於我,當下知道自己不可讓對方失望……」不說不知,「十兄弟」已踏入第五個年頭,眼見一切上了軌道,若曦跟拍檔Summer於近日在觀塘開設工作室「有間鋪頭」,希望為推廣本地藝術多走一步。「香港是很現實的城市,你希望自己的作品有機會曝光,要不付上金錢,要不擁有人脈。我們由小做起,設立這個工作室,為一群被埋沒的藝術家、手作人帶來觀眾,希望藉此鼓勵一眾藝術工作者繼續奮鬥。」
撰文:余彩瑜
攝影:張錦昌
查詢:6496 3591(Whats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