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外教室 認識植物多樣性

秋高氣爽,又是郊遊的好時光。不知大家有否想過,一邊郊遊,一邊探索大自然?4位畢業於環境學科的年輕人,早前成立非牟利組織,推出一系列植物多樣性課程,適合任何想加深認識香港自然環境的人士。4人以大自然為教室,路線以輕鬆為主,帶參加者走訪香港的次生林、風水林及灌木林,認識這些不同生境的特色及當中的植物多樣性。近年全球生態響起警號,愛護環境刻不容緩,一同投入大自然懷抱啦!

以生境為單位

近年愈來愈多推動生態保育的機構,由4位年輕人包括劉特銓博士(Edward)、馬昀祺博士(Xoni)、勞丕禮(Janice)及沈鼎榮(Bond)創辦的香港戶外生態教育協會(OWLHK)可算是今年的生力軍之一。他們同於香港大學主修生態學及生物多樣性,大學畢業後,各自攻讀不同有關環境的碩士或博士課程,今年7月更成立非牟利組織OWLHK,希望把所學知識,變成環境教育活動,為環保出一分力。

因應環境局與漁農自然護理處最近舉辦的「香港生物多樣性節」,該會推出一系列植物多樣性課程,透過暢遊3個不同樹林生境(包括次生林、風水林及灌木林),感受多采多姿的植物世界。該會創辦人及教育總監Xoni說:「坊間有不少戶外生態活動,多數『娛樂』意味較濃。我們卻想從教育層面設計課程,以生境(一個物種所處的環境以及其本身生活習性的總稱)為單位,除講解物種特點,連帶相關歷史也一併介紹。」

了解鄉村智慧

香港被稱為石屎森林,怎可與天然森林扯上關係?原生林,又稱原始林,指未經人為干擾、人為採伐或培育的天然森林。第二次世界大戰令本港失去絕大部分的原生林,經過數十年的自然演替,終於發展了次生林。次生林並非人工所致,而是大自然生命體的一種自我修復,究竟當中長有甚麼樹木?課程「次生林篇」把教室定在大埔滘自然護理區,讓參加者發掘香港大自然堅韌的生命力。

課程「風水林篇」帶參加者到港島南區,認識香港風水林的植物,了解鄉村智慧及文化。風水林是不少華南村落特色,為了保持良好風水,特意在村落後方保留樹林,栽種具有不同實用價值的樹木,所以風水林亦具經濟因素。灌木林為樹林自然演替的其中一個階段,灌木林長有甚麼植物?要怎樣才能變成樹林?在港島中西區進行的課程「灌木林篇」便可逐一找出答案。

沿途辨別植物

每個課程為時3.5小時,歡迎15至70歲人士參加。路線以輕鬆為主,當中可能包括一些上、下坡的路段或梯級,以及有泥濘的路段。參加者須自行乘搭交通工具前往指定地點集合。該會創辦人及研究總監Edward說:「每次名額為20人,期間參加者要分組完成一些任務,如每組獲發植物圖卡,嘗試在途中找出相關物種。圖卡上會分別展示某植物的原圖及其特殊部位的放大圖,引發參加者的好奇心。活動結束前,會跟參加者總結該日點滴。」

今天的因,就是明天的果。你想下一代活在怎樣的一個地球?提升社會的環境意識,有賴參加者積極投入活動。該會創辦人及創作總監Janice說:「建議參加者最好帶備筆記簿與相機,運用文字及圖片,把途中見聞一一記錄下來。甚至透過畫畫的形式,描繪大自然的美態。」網上亦不乏相關資訊,他們平日愛瀏覽「香港自然生態論壇」(www.hkwildlife.net),內容應有盡有,包括雀鳥、魚類、昆蟲、植物、帶肢動物等,值得留意。

課程資料

課程名稱:灌木林篇

舉行日期:11月13日、12月18日

課程名稱:次生林篇

舉行日期:11月27日

課程名稱:風水林篇

舉行日期:12月4日

所需費用:每個課程$160(時數各3小時30分)

開辦機構:香港戶外生態教育協會

查詢網址:www.facebook.com/owlhk2016/

撰文:黎雅麗

攝影:方偉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