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的歷史學家對後周郭威、柴榮這兩位皇帝的評價頗高,尤其是柴榮,更被譽為勵精圖治的典範,治國治軍都紀律嚴明,言出必行,正因為鐵腕執政的手法用在滅佛,所以佛教善信都認為「三武一宗滅佛」,以後周世宗柴榮最狠。但歷史學家大都感慨柴榮命短,否則,就輪不到宋太祖趙匡胤有豐功偉績。
柴榮少年英雄,十多歲就隨義父郭威南征北伐,替郭威出謀劃策,成為副手,後漢隱帝殺郭威兩個親生仔時,柴榮的長子、次子與三子同遭殺害。郭威做皇帝後,對佛教採取寬鬆態度,以讓百姓在連年戰爭後過些安樂日子,彌補心靈創傷。但沒想到此舉卻留下柴榮滅佛的導火線。
柴榮登基,要抵抗外族入侵,要統一中國,要振興經濟,這才發現,寺廟太多,佔地亦多,佛產不用納稅,影響國庫收入;不少壯丁臨時出家逃兵役,令人口老化,兵源不足;更令柴榮頭痛的是,寺廟的佛像、鐘鈸需要大量的銅,老百姓也熔銅錢鑄佛像,國家竟無銅鑄造錢幣。於是柴榮滅佛(客觀來說手段較三個武帝溫和)的同時,推出「限銅令」,並親自帶頭去敲毀佛像,也許,這舉措遭報應,折壽,連相士也算不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