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規劃設計意大利都靈取經

在香港,每天也處身於密閉的高樓之中,與大自然相距甚遠。為了改善這個情況,園境建築師會透過城市規劃和設計,創造一個城市與自然共存的空間。今年4月,5位修讀園境建築課程的學生遠赴意大利都靈,參加與園境建築有關的交流會議和工作坊,實地了解當地的城市規劃和園境設計,藉此重新思考社區發展的可能性。

城市新舊共存

由國際園境師聯會(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Landscape Architects)主辦的「世界性園境建築概念比賽」,每年都會挑選10個代表國家的學生,遠赴海外參與園境建築世界會議和交流。於香港高等教育科技學院(THEi)修讀園境建築課程的梁俊杰、蔡泳怡和3位同學組隊參賽,成功在71個國家的學生代表中脫穎而出,有機會與德國、瑞典、印度、英國、巴西和立陶宛的學生,於今年4月前往意大利的北部城市都靈進行為期12日的交流活動。

都靈是意大利的第3大城市,曾是意大利的政治中心,很多建築都有過百年歷史,梁俊杰說:「雖然都靈是一個十分古舊的城市,很多建築物都保留了原貌,但同時亦有各式各樣的新店進駐,以及一些現代化的建築物,可見當地在城市規劃時,不僅考慮歷史和文化等因素,亦會思考令城市與現代接軌的發展,此舉既能保存歷史,又有助旅遊業發展。」

實地視察環境

除了市中心的建築和規劃,同學們亦前往了東北部的Bertolla參觀,更在當地導師的指導下,嘗試重新規劃用地,並為該區設計景觀。為了掌握當地的原有環境和規劃,同學們先跟隨導師實地視察,蔡泳怡說:「Bertolla位於都靈的近郊地區,其市區規劃與市中心的截然不同,除了平房、草地和足球場等小量運動設施外,就只得放滿建築廢料的空地、荒地和停車場,並沒有善用所有公共空間。」與當地人溝通過後,蔡泳怡發現該區流失頗多居民,她估計主要原因是原有規劃缺少了和外界的聯繫,社交空間不足,居民只會在自己的花園活動,鄰里之間欠缺交流,導致對這個地方的歸屬感不足。了解過現況和問題後,同學們便着手為Bertolla設計一個全新的規劃和活化計劃,她說:「我們希望以可持續發展城市為目標,令這區的居民與城市接軌。」

參加世界會議

為了改善問題,兩人想到可以善用區內的空地和廢棄停車場,梁俊杰說:「為了增強這個地方的凝聚力,我們建議把Bertolla分成數個小社區,每區均設有公園和農地等公共空間,居民不但可以在公園休息和交流,又可以在農地種植各種農作物,再把收成製成食物、香水和清潔劑等日常用品,做到自給自足,加強居民與社區的聯繫。另外,我們在Bertolla的中央位置設計了一片人工濕地,作為所有小社區的共同空間,同時希望可以藉此吸引南方的雀鳥,令居民有更多接觸大自然的機會。」除了為當地社區規劃用地,一行人亦參與了「國際園境師聯會世界會議」,蔡泳怡說:「這是一個為期4日的活動,不同國家的園境師輪流發表最近的研究和概念,例如以植物過濾污水的技術、共用私家車的計劃、在公園引入高科技系統、在城市中興建農田大廈等,當中更有一位專家分享他利用兩層休憩空間,解決香港的海牆問題,令我獲益良多。」

撰文:吳俊賢

部分攝影:張群生

部分相片:由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