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進導演陳志發:贏輸在半步之間

合拍片當道,電影人紛紛北上發展,卻因為各種限制而失去了港味,更令業界出現青黃不接的現象。要改變現狀,很需要敢於嘗試的新力量踏前一步,以不一樣的想法與技巧,為業界發掘新的可能性,正如新進導演陳志發(Steve),憑着半步勇氣加半步堅持,拍攝了電影《點五步》,為香港電影界投出了一記好球。

邊讀邊學儲經驗

有人說:「這是每個人都能成名15分鐘的年代!」只要手上有部智能電話,你我都可以拍攝影像Share,甚至有機會一夜成名,但要把作品放上大銀幕,又是另一回事。在香港,年輕人要成為導演,通常要由低做起,場記、攝影、燈光、副導、助導等工作都要涉獵,根基打好後,還要得到出品人及發行商賞識,才有機會執起導筒。立志要成為導演的Steve,大學期間主修電影,屬正宗學院派;19歲那年,有幸跟一位MV導演合作,邊做邊學,因此在畢業前已累積了一定經驗。畢業後,他在電視台當了1年初級導演,期間因工作需要,接觸了不少本土故事,後來得知香港電影發展局舉辦「首部劇情電影計劃」比賽,即着手創作《點五步》的劇本,最終獲得一筆拍攝資金,實現導演夢。

被真人真事打動

電影以80年代本地首支少年棒球隊「沙燕隊」的故事作藍本,講述阿龍(林耀聲飾演)與細威(胡子彤飾演),同在Band 5學校就讀,是社會標籤為失敗者,二人的校長(廖啟智飾演)為了教好一班曳學生,於是組織了一支棒球隊,阿龍和細威均獲邀參與,結果在一番苦練下,球隊有脫胎換骨的表現……影片聚焦球隊的奮鬥過程,也觸及球員之間的兄弟情誼。雖然《點五步》是一部充滿青春熱血的勵志電影,但Steve坦言當初構思故事時並沒有任何運動和勵志元素,只是一個關於屋邨仔的成長故事,因同類型電影實在太多,但後來在媒體看到有關沙燕隊的報道,發現他們的經歷很有趣,跟本身的故事相配,於是嘗試把兩者結合起來。

呈現新世代想法

為了令電影更逼真,Steve做了大量資料搜集,訪問當年沙燕隊的成員,更找來本地棒球員參與演出。「在香港,棒球屬冷門運動,港人對其規例並不熟悉,因此片中的比賽情節會以劇情帶動,即使不懂棒球,亦能投入其中。」Steve又表示,創作期間看了許多涉及運動題材的漫畫與影視作品,由80年代的《Touch》,到去年的《羅斯福遊戲》(Roosevelt Game),學習這類作品的講故事模式:「過往,運動電影多着眼於主角的奮鬥歷程,情節大同小異,通常主角一開始會面對種種困難,像父母反對之類,但未有氣餒,最終贏得掌聲……我希望為運動電影找個新角度,呈現新世代的想法,所以在角色描寫上花了更多篇幅,仔細刻畫一個人於成長過程中會面對甚麼傷痛和遺憾,讓觀眾對成長作出思考。」

遺憾是成長必經

成長必然伴隨着遺憾,要成功撥開陰霾,關鍵在於一個人以甚麼態度去應對。Steve說:「每個人在每個階段都會有遺憾,但只要勇於克服,繼續向前進發,就能改變往後的人生。舉例,19年前,陳果拿着50萬元開拍《香港製造》,因資金不足,遺憾地要以過期膠卷,或其他電影公司捐贈的『片尾』來拍攝,但此舉令影片呈現多種不同色調,成為一時佳話……《點五步》的主角阿龍與好友細威在同一屋邨長大,曾一起為球隊奮鬥,後來細威因自尊心受挫,跟阿龍反目……對阿龍來說,好友的離開本是一種遺憾,他卻因此找回自身價值,最終憑着勇氣和堅持,重新踏上投手丘,帶領球隊奪得冠軍。同樣地,細威也面對成長的遺憾,他選擇了放棄,只能在步向死亡的不歸路上徘徊。」

扭轉命運的半步

點五即是「0.5」,點五步也就是半步的意思,亦是電影的命題。Steve說:「在棒球世界,贏或輸在於半步之間,即使處於劣勢,只要不斷堅持,鼓起勇氣踏出半步,仍有機會扭轉局勢。像戲中的沙燕隊,雖然在決賽中落後,但在隊員的堅持下,最後仍能反敗為勝。其實今次執導也遇上不少難題,包括天氣因素、演員狀態等,令我的壓力大增,期間更想過放棄,幸好監製陳慶嘉和柯星沛給予支持和作出指導,我才能堅持踏出半步,順利完成拍攝。」在Steve眼中,這場棒球賽亦反映了香港現狀,「或許我們正面對很多困難,訴求沒能得到回應,但正如劇中教練所講:『依家只係第四局,咁快就認輸?』現在仍不是言敗的時候,只要留在屬於自己的地方,把手上棒球投至最後一局,還有機會迎來改變。」

Profile

80後新進導演,屋邨長大,香港浸會大學傳理學院畢業,在學期間已擔任剪接及動畫設計師,作品涵蓋音樂錄像、廣告及演唱會。2013年憑劇本《點五步》於「首部劇情電影計劃」大專組中勝出,獲電影發展基金資助200萬港元,拍攝其首部商業性劇情電影。

撰文:吳俊賢 

部分攝影:莫文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