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食停不了 疑患飲食失調

不少人都會在辦公室堆放零食,像薯片、餅乾、朱古力等,以解口痕之需,但大家可有發現,一旦零食包裝被撕開,有些人即忍不住口,不消一會就把它吃清光……究竟是零食成分太誘惑,抑或是心癮作祟?不妨聽聽心理學家和營養師的分析吧!

易對食量鬆懈

零食,即正餐以外的食物或飲料,通常進食程序較為方便,撕掉包裝已可放入口,除了可用作消除正餐之間的飢餓感,也帶有放鬆心情的效果。奈何很多人一接觸零食,彷彿停不了口……據營養師方敏琪指出,市面上的零食多不勝數,但可大致分為4大類—薯片、糖果、朱古力和餅乾,當中的調味料離不開糖、鹽、油、奶類製品,使大家進食過後,容易產生停不了口的衝動。「其實零食內含成分並沒有實際令人『上癮』的源頭,即使是朱古力,雖然含腦內啡成分,有着令人心情愉快的效果,但一排朱古力所含的腦內啡分量相當少,不足以構成上癮的風險。唯一解釋是,人的天性是嗜甜、怕苦,所以很多人對於甜味的東西不會抗拒。當人體吸取糖分時,血糖會在短時間內上升,情緒也會隨之變得高漲和興奮。再者,零食是一種可令人放鬆心情的食物,所以很易令人對進食分量產生鬆懈。」方敏琪建議大家可用水果、粟米、番薯、栗子、低脂乳酪、乾果片等營養價值較豐富的小食來取代零食。

喪食源於心理?

值得一提,假如一個人持續3個月或以上失控地狂食零食,事後又會感內疚,在臨床心理學角度,可被視為患上「狂食症」;倘若患者會在事後進行各種補償行為,如服瀉藥、扣喉等,則可視作「暴食症」,兩者都屬於飲食失調症。臨床心理學家陳穎儀博士指出,除了靠服用精神科藥物來減低進食的衝動,臨床心理學家又會協助患者探討誘發飲食失調的內外原因,看看是否因壓力爆煲、心理失衡,抑或賀爾蒙分泌失調等問題引起。有些患者可能在現實中找不到成就感、滿足感,因而從飲食上獲取,當然,整個治療過程的成敗,取決於患者的決心、配合,以及家人的支持。陳穎儀補充,要避免喪食零食,首先注意正餐分量要足夠,減少正餐之間經常出現飢餓感,其次是減少購買、改買細小包裝,或減少放置大量零食在身邊。此外,每當口痕時,不妨嘗試進行其他事情來分散注意力,如喝水、做運動等,避免一口痕就狂食零食。

依標籤進食免過量

目前有關當局未有就零食分量訂下明確準則,但有建議成人每日的脂肪攝取量應維持在3至20克,糖的攝取量處於5至15克,鹽分(鈉質)則應維持在120毫克至600毫克,大家不妨留意食品標籤所示,自然可避免進食過量。

撰文:林慧敏 

部分攝影:張群生

鳴謝:仁安醫院臨床心理學家陳穎儀博士及仁安醫院駐院營養師方敏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