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界五行:從無到有先捨後得

在現實中,很多成功人士、富豪都信佛,他們按佛家修養清氣,雖以空、無、虛、捨作為修養主題,但卻可從無到有,白手興家。昨天講過空,今天續講無、虛、捨。

無,是為有做準備,最好的例子是「教主」喬布斯,他的事業便是從無到有。他無父母、無學歷、無財產、無屋住、無工作,只睡在舊同學宿舍的地板,啃麵包,飲汽水捱日子。當他認識到自己一無所有,感到前路茫茫,就從美國跑到印度,尋找佛教的精神營養。結果他悟出,人要成功必須保持飢餓,必須保持無知,明白無飯食就要設法搵食,明白自己無知就要找門路求知。於是,無,就成為他精進的動力。這與儒家孔子、孟子主張的弘毅、立志、養浩然正氣並沒有矛盾。虛,很簡單,虛懷若谷,驕傲使人落後,謙虛使人進步;佛家主張「示弱」,而不要「逞強」。

捨,有多重意境,首先是捨棄貪、瞋、癡,捨棄繁華,捨棄物質享受,捨棄感情的糾纏;然後學會放下,手上緊握的東西,可視為固執、執着,放下就是破執,破除固執,割捨固執,其實是為追求更大的得着,捨得捨得,先捨後得,多捨多得,少捨少得。還有就是捨己助人、捨己為人、捨己救人,會得到受者更有福的善報和善果,但卻不以回報為施捨目的,這樣的捨和得,才是清,才不俗。

方向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