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hael Wolf攝人的後巷

甚麼原因會讓你走入後巷?煙Break?倒垃圾?走捷徑?

陰暗的後巷常予人混雜污穢的印象,但只要你用心觀察這條窄縫中的生態,定會有所得着。

知名德國攝影師Michael Wolf,來港定居逾20年,平日喜愛拿着相機於城市穿梭,進行實地記錄。在他的鏡頭裏,後巷成為一個獨特的舞台,不論是一張摺椅、一把地拖、一雙手套,均隱藏着生活的故事,耐人尋味。

聚焦後巷

在香港,後巷的出現,可追溯至20世紀初,當時市區受鼠疫困擾,政府遂在1903年立法,規定樓宇之間必須騰出不少於6呎闊的通道,以配合採光和通風要求;時至今日,不論市區的發展密度有多高,每幢樓宇周邊總有一條後巷在左近,構成一幅幅獨特的城市風景。居港多年的Michael,可說是一位十分「在地」的攝影師,平日喜愛在城市漫遊,3年前推出《Architecture of Density》系列,以鏡頭捕捉密密麻麻的摩天樓宇,反映香港城市密不透風的建築局面,震撼了不少人的眼球;近日推出的新作《非常道 巷裡巷外》,則把焦點轉向一條條被港人遺忘的都市窄縫。在這位攝影師眼中,那些平實的橫街小巷,最能體現港人的聰明才智、克勤克儉、靈活變通等特質。

發現藝術

「平日在街上走到疲倦,我會轉入後巷歇息,因為那裏有形形色色的椅子,你可免費坐,部分是利用簡單素材製成,非常有創意。走入後巷,見得最多是地拖、手套和尼龍繩,還有膠袋、臨時儲物架……這裏滿布叫人意想不到的有趣事情。以地拖為例,曬晾方法層出不窮,像隨便拉條鐵線,便可垂直曬晾10把,或刻意呈交叉狀晾在門口,任何一種擺法都可視為一件藝術裝置。」在後巷生活的人,未必擁有藝術家的眼光,但必定有一雙富創造力的手,手推車是另一類有趣的「藝術品」。「基本上,每部手推車都是獨一無二的,因其四邊沒有圍欄,擺放東西後,車主要發揮物盡其用的創意,利用鐵線、繩帶等物料,把車子的後端攔住,而從繩子的綁法,又可以窺探車主的性格,這亦是我最喜歡拍攝的主題之一。」

看到人情

其實香港的後巷之所以多姿多采,全因租金貴、地方小,很多商戶沒有足夠的地方可供使用,莫說是為員工提供休息室,連工作的環境亦非常狹小,被迫把部分工序搬到後巷進行,如洗碗切菜等,令後巷成為附近店東、店員以至居民共享的空間。

Michael說:「外國地方大,人們毋須利用後巷的空間生存;而你知道嘛,銅鑼灣是全世界最貴的地段之一,但在後巷裏,又是另一番景象,有人曬晾衣物,有人閒坐休息,有人儲存物件,令每條巷子與眾不同,亦不斷變化,雖然衞生情況可以再改善,但給人的感覺就是活生生的,亦讓我看到基層港人如何在生活條件昂貴的環境下掙扎求存。」

展望未來

在Michael的引領下,大家還可認識到後巷被政府逐步「清洗」的現實。「後巷是不少人賴以生存的地方,單是深水埗便藏有三、四十架用來存貨的手推車,我相信這是不合法的,但如果不讓它們泊在後巷,難道要泊在大街?很多人需要在巷子進行各種工務,嚴厲清理,你叫附近的餐廳如何生存?據我所知,太子附近有幾條長巷已是一無所有,我覺得這樣很沉悶,好像洗走那裏的文化,要是全港的後巷都變成這樣子,我永遠都不會走入去!」同樣的「清洗」,亦出現在觀塘區。「現時觀塘有13條巷被政府活化,邀來塗鴉藝術家在牆上噴畫,本來是一件絕妙的事,既鼓勵港人重新認識後巷,又對本港藝術發展有滋長作用;但政府邀請藝術家創作,往往要先審批題材,你可知道塗鴉的本質就是用非法途徑對政府作出控訴嗎?整件事根本很荒謬!」

談到後巷的未來該如何走,Michael給出一個值得參考的示範例子:「位於中環的文興里,是我認為打理得最好的後巷。那裏有酒吧、有椅子,衞生情況理想,很多人在黃昏前來聚集喝酒聊天,周邊的店主依然可以活用空間置物,毋須進行甚麼清掃,仍保持整潔……比起嘈雜的蘇豪區,躲於文興里,感覺更悠閒呢!」

Profile

國際知名攝影師,現年61歲,生於德國,曾於歐洲及美國擔任自由記者,擅長以獨特的視覺捕捉被忽略的都市現象和建築物,作品被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德國建築博物館等機構收藏。自1994年踏足香港,即被急促的城市節奏吸引,開始以香港為發展基地,曾出版22本攝影集,代表作《Architecture of Density》以震撼性的鏡頭諷刺地產霸權,引起外國傳媒的高度關注。

撰文:江蔚賢 

部分攝影:盧展程 

部分相片:由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