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藝術耆才Georg Baselitz破壞衍生和諧

破壞與和諧,看似對立,卻非必然,尤其是在藝術世界。像德國著名藝術家Georg Baselitz(喬治.巴塞利茲)便曾這樣說過:「我的藝術創作原則是:不和諧、不平衡、富破壞性,但不幸地,得出來的結果一而再變得和諧……」

Georg Baselitz在港舉行的首次個展,已於香港白立方揭幕,觀眾將可一睹這位高齡藝術家如何透過半身像、腿與腳等畫面,展示藝術創作的「破壞力」與「和諧性」。

新表現主義先驅

數德國在世著名藝術家,Georg Baselitz是名副其實的重量級人物,亦是德國新表現主義(German Neo-Expressionism)的先驅,馳騁藝壇逾半個世紀,雖然已年屆77歲,仍不斷創作,魄力驚人,早前便以人生中最龐大的一件創作——5米高Avignon畫作系列參加2015年威尼斯雙年展,令人驚訝。

回顧Georg的藝術生命,不得不提德國新表現主義,它於1960年代出現,到了1970年代末期,力量愈來愈大,甚至形成一個新流派,其最大特徵是以粗糙紋路傳達強烈情感的具象表現,扭曲的形態與粗獷的筆觸,令人聯想到德國表現主義和抽象表現主義,因而得名。領軍人物多數生於二戰前夕和戰亂期間,Georg更是扮演先驅者角色。

憑粗獷筆觸成名

原來Georg早年曾在東德接受藝術教育,但被學校以政治不成熟為由,開除學籍;1956年移居西德後,創作潛能逐漸得到釋放,題材主要源自人生經驗;1960年代,憑着粗獷的筆觸,發展出一種頗具表現性的人物畫風格,以重現神話、傳說中的故事人物,成功帶動潮流;後來更採用「形象倒置」風格進行藝術創作,因而享譽藝術界。

白立方總監Andrea Schlieker表示,1980年代是Georg最活躍的時期,名聲如日中天,成為不少大型藝術展的常客。「在歐洲藝術圈,Georg的名字無人不識,但他以往很少在亞洲地區舉行展覽,唯一一次也只是在韓國參與聯展活動,今次在香港舉行首展,藝術家本人非常重視,呈獻了兩個從未曝光的油畫系列、一件大型雕塑,以及一組新創作的版畫。」

主體化作一團色

先由地下展廳說起,可找到一系列巨型油彩麻布畫,屬2011年的創作,該系列共有6幅作品,每幅高約3米,以往從未作任何公開展出,畫中主體只得上半身或下半身,餘下的地方則留白,創作靈感源自奧地利畫家Egon Schiele的人像擺位,Georg嘗試以不一樣的構圖營造畫面的平衡。

Andrea說:「Georg把畫布放在地面,手執繪畫工具,站着創作,所以畫面有時會留有鞋印,相當有趣。畫中主體化作一團顏色,內裏夾雜着灰、黃、粉紅等色調,加上網狀的幼細黑線,令畫面帶點抽象,但仍可從一些特徵如性器官等,辨別主體的性別。觀眾可嘗試幻想一下畫中的留白部分,藉此與畫作溝通一番。」

愛以腿腳為題材

進入上層展廳,則可看到藝術家創作的「黑白世界」,包括一系列灰黑調子的油畫,以及一件黑色大型銅雕,全是藝術家專為今次個展而創作。Georg曾說:「腳就是我的接地線」,強調腳是我們立身處世的根基,因此腿和腳一向是他熱愛的題材,以油畫作品《La voce canta》為例,畫面是4條穿上高跟鞋的修長大腿,共同組成一個交叉形狀,好像從畫中心的交匯點旋轉出來。腳踝以逆時針方向前進,充滿動感。Georg將油彩稀釋至如水彩一般,並以快速的筆觸加強「腳踝」的離心力。

至於展場中央的黑色銅雕名為《Winterschlaf》,看起來像有3條腿被3個環綑綁在一起,Georg花了1年時間才完成,其形態獨特,又充滿力量,銅雕表面的木頭痕迹,原來是藝術家以電鋸及斧頭造成,不得不佩服其創作魄力。

Artist's Profile

1938年生於德國薩克森(Saxony),為當地最著名的在世藝術家之一,從事創作逾半個世紀,涉獵範疇包括油畫、版畫、雕塑等,1960年代曾因畫作《Die grose Nacht im Eimer》的內容太露骨而被查禁,令其更有決心投身藝術家行列。

經典回顧

1.《Avignone dada strip》「形象倒置」是Georg的創作風格,圖為2014年作品。

2.《Gezwitscher》又一以局部腿和腳為主題的畫作,步伐看似興奮,莫非主角的心情極佳?

3.《Zwei Streifen Der Jager》創作於1967至1968年間,以炭筆、墨水、鉛筆等描繪獵人的工作情況。

4.《BDM Group》2013年完成的銅雕作品,主體表面呈現無數的木痕,令造型更添活力。

喬治.巴塞利茲(Georg Baselitz)香港首次個展

日期:即日至12月5日(逢星期二至六)

地點:香港白立方(中環干諾道中50號)

網址:whitecube.com/hong_kong

撰文:黎雅麗

部分攝影:陳富權

部分相片:由白立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