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話漸漸打入國際語言行列,通用度不容忽視。在澳洲長大、已為兩子之母的沈貝嘉(Anita),說得一口流利普通話,深明其重要性,於是開辦了普通話學習中心,更嘗試把外國流行的情境教學模式融入到學習中,打造不同的語境,讓不同的「語言對手」與學員互動,在生活中邊玩邊學!
Anita自小從香港移民澳洲,英語自然難不倒她,不過其母親認為普通話勢必愈來愈重要,於是讓她學習,一學便12年。她憶述:「無論是甚麼科目,外國的學習模式都較為輕鬆,全程遊戲式教學,甚少功課、考試,很少要考證書,令人留下快樂的學習體驗。」完成學業後,她進身銀行界,恰巧其公司發展大中華地區,需要與中國和台灣客戶接觸,讓她充分發揮了語言的優勢。
Anita說:「現時普通話是全世界最多人說的語言之一,幾乎每6人之中便有1人會說。香港和中國的關係密切,再者歐美多國早已進軍中國市場,這些因素都對普通話需求大增!」而育有兩子的她亦了解到,小朋友在3歲前同時學習3種語言會有困難,為了讓他們懂得運用每種語言,她認為明確的情境安排很重要。
她補充:「小朋友0至4歲時會直接吸收父母的訊息,6歲起漸能識別及思考,若家長習慣將中英混合表達,會讓子女誤以為是同一種語言,令他們長大後更難把兩者分開!」於是她為兒子們安排不同的「語言對手」,丈夫負責英文,祖父母負責廣東話,她則講普通話,令孩子們知道在每個人面前都要說完整的語言,久而久之在不同的情境活學下,語言能力便得以鞏固。
語言需要反覆練習和實踐,記憶才會加深和穩固。Anita續說:「小朋友的接收能力不及大人迅速,情緒容易起伏亦無耐性,所以提供一個快樂的學習過程很重要!」她憶述,幼子一開始很抗拒學習普通話,但有次去台灣,帶他去參加職業體驗,他竟然主動以普通話跟導師對談,回港3個月後依然記得部分片語和詞彙發音,令Anita領悟到只要引起小朋友的興趣,學習語言非難事。
學習不一定是死記硬背,與其強迫,不如去「玩」。Anita開設的Mini Mandarins,摒棄傳統的背誦式教學,改以互動式的情境來教授普通話,讓小朋友寓學於玩。她說:「傳統的普通話教學離不開老師講課、學生抄寫的學習模式,甚少會以遊戲、感官刺激等形式來教學!我在外國長大,對互動形式的學習模式非常推崇,所以想嘗試把外國的學習方法融入到普通話教學中。」那麼如何情境化?Mini Mandarins每月都會推出新場景,好像餐廳、雪糕店、超級市場、髮廊等,小朋友穿上制服,並配合仿真道具,模仿大人的日常生活。Anita說:「感官教學可刺激記憶,好像在雪糕店裏,我們會準備糖、鹽、檸檬等給他們『試味』,讓小朋友深刻記住味道,也記得相應的詞語和發音。」
對象:1歲以上(按不同年齡分組)
地點:銅鑼灣禮頓道26號凱基商業大廈7樓
網址:minimandarins.com
查詢:2320 1128
撰文:江蔚賢
部分攝影:陳富權
部分相片:由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