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癡白不癡:鍵盤

看着手提電腦上的鍵盤按鈕,英文字母像隨機般被放置在不同位置之上,我在想,為何它們會被設計成現在這個樣子。

如果你不是太過年輕的話,你應該知道甚麼叫打字機吧。電腦鍵盤的原型,就是打字機,兩者的字母排列方法,是一模一樣的。

原來最初打字機的字母排列方法是沒有統一格式的,直至19世紀六、七十年代,美國人Christopher Latham Sholes取得了打字機的專利,他發覺在雜亂無章的打字方法之中最理所當然的ABCDE順序排列方法,會導致一些經常排列在一起的英文字母,在機械化的打字過程當中,會互相纏繞住其對應鐵桿,從而令到整個打字工作給卡住了。

於是Sholes開始着手研究把一些經常結伴而出的字母組合,例如S和H、E和N、T和H等等,給分隔出來,最後設計成現在我們常用的QWERTY鍵盤。

當然,在打字機被淘汰過來的今天,我們在使用電腦鍵盤時,是不會遇上卡住打字鐵桿的情形。

其實在這些年,也有不少人為着提升輸入速度而發明出其他鍵盤。

如把常用Backspace鍵放在鍵盤中心的MALT鍵盤,也有為了盡量避免左手或右手重複擊鍵和把平均手指移動距離縮短的DVORAK鍵盤,但約定俗成,既然人們都習慣了QWERTY鍵盤,縱使其他鍵盤可能更加優秀,也都沒有新鍵盤可流行起來。

鍵盤的歷史,知道了又有何用。對,或許沒甚麼用,但這些都是思想練習,讓你習慣不只看事物的表面,也需研究一下那些背後的故事。

網址:www.facebook.com/linrixi

林日曦•舊香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