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鍋上的陷阱

天寒地凍,熱騰騰的火鍋,教人難以抗拒,惟美食背後原來暗藏健康陷阱,除有可能致肥,更有可能令熱毒積存體內,衍生口乾、舌燥、喉嚨痛等問題,不希望病從口入,就要聽聽專家意見……

中醫師:慎防熱毒

千草醫藥坊註冊中醫師譚莉英表示,吃麻辣火鍋的確有禦寒作用,因辛辣能將體內氣血迅速帶到體表,但對於體質虛弱人士,若過度發散氣血,反而會令臟腑內部氣血變得空虛,所以大病後、生產後,或月事期間,不宜吃麻辣鍋。此外,辛辣口味雖能刺激食欲,但容易令人體濕熱增加,出現喉嚨痛、口乾、舌燥等問題,再者過熱、過辣等上火之物,可令人體積存熱毒,若置諸不理,可誘發慢性咽喉炎、胃潰瘍、腸胃炎、尿道炎、皮膚炎症或過敏,甚至消渴病或腫瘤,因此適宜定時飲用清熱氣、祛熱毒的湯水。「提提大家,這類湯水不適宜體質寒涼、腸胃虛寒、身體處於失血狀態,或體質偏差的長者、孕婦及兒童飲用。與此同時,過度清熱會出現反效果,令人出現胃腸不適、全身乏力等症狀,故服用前應先諮詢合資格的註冊中醫師。」

營養師:提防致肥

據註冊營養師何智衡指出,火鍋要食得健康,須講究湯底選擇—麻辣湯底熱量高達500卡路里,乃致肥元兇;沙嗲湯底熱量亦達200卡路里,加上鹽分極高,屬水腫元兇;豬骨湯底屬中脂湯底,熱量是150卡路里,但與豬骨黏連的脂肪會在熬湯過程中慢慢溶入湯底,令脂肪含量倍增!「基本上,清湯及芫荽皮蛋湯是最健康的湯底,其次可選擇海鮮湯底、番茄湯底等。醬油選擇亦要注意,高脂(如沙茶醬、麻油、辣椒油、麻醬、花生醬等)或高鹽(如沙茶醬、蠔油、XO醬、海鮮醬等)醬油,不宜多吃,可考慮以魚露、豉油、醋、檸檬汁、薑、蔥、蒜等調味料取代。此外,進食次序以先菜後肉為佳,可減少脂肪的攝取量,因先肉後菜會令湯底的脂肪量增加,到最後才吃會吸油的蔬菜、澱粉質,等如把大量油分送進肚子。」

清熱湯水推介:沙參玉竹湯(1人分量)

材料:北沙參3錢、玉竹3錢、陳皮1角、紅棗(去核)4枚、烏雞1隻、海鹽適量

做法:烏雞去毛、去頭頸尾及內臟,放入熱水滾5分鐘,再斬件,連同其他已洗淨的材料放入煲內,加適量清水,大火煮沸後,轉慢火煲2小時。

功效:養胃清熱、潤燥止渴、滋補強身

備註:傷風感冒或咳嗽未止者不宜飲用。

雪梨無花果南杏瘦肉湯(1人分量)

材料:雪梨2個、無花果4枚、南杏5錢、川貝2錢、瘦肉半斤、海鹽適量

做法:瘦肉汆水,雪梨去核切件,連同其他已洗淨的材料放入煲內,加適量清水,大火煮沸後,轉慢火煲2小時,最後下鹽調味。

功效:生津清火、潤肺止咳、潤腸通便

備註:風寒感冒、脾胃虛寒,或大便溏薄者不宜。

枇杷葉薏仁湯(1人分量)

材料:枇杷葉4錢、薏仁3錢、知母5錢、百合3錢、瘦肉半斤

做法:瘦肉汆水,連同其他已洗淨的材料放入煲內,加適量清水,大火煮沸後,轉慢火煲2小時,最後以適量海鹽調味。

功效:清肺化痰、健脾利濕、清熱瀉火、滋陰潤燥

備註:胃寒嘔吐及肺感風寒咳嗽者不宜飲用。

撰文:司徒德琳 

部分攝影:方偉堅

鳴謝:千草醫藥坊註冊中醫師譚莉英、註冊營養師何智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