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所講的圓寂,原是梵語涅槃之意,是最高境界,可包括死亡,但主要是生前的功德修為。例如覺光長老就是「安詳舍報示寂」,舍離了「五蘊身」的正報以及「五蘊身」所依靠的依報(即塵世的一切處境),很安詳地顯示他已往生淨土。
圓寂這兩個字,是唐代高僧玄奘法師根據梵語而音義兼譯的,在此之前,譯法不一,較常見的是:滅度、滅寂、無為、安樂、解脫、不生不滅。玄奘獲唐太宗賜姓唐, 名三藏,在國都長安大慈恩寺靜心翻譯佛經,面對涅槃這個關乎生死、捨得、去留的大議題,玄奘絞盡腦汁,譯成圓寂,無論出家僧侶或在家修為的善信,都易領悟。
照玄奘的意思,圓寂不僅是斷滅生死苦惱, 而是有德就圓,有圓才有寂。用大眾較易明解的話來說,具備一切智慧福德的就是圓,永離一切煩惱生死的就是寂,兩者兼具就達到圓寂境界。
佛經淨土法門《回向偈》對圓寂往生有提示:「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此偈明日續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