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年前,電影《歲月神偷》以具歷史建築的上環永利街為主景,講述飾演收入低微鞋匠的任達華與家人共渡難關,盡顯上世紀60年代港人逆境自強的心態,掀動本土情懷。
最近由VTC附屬出版社新人才文化所出版的《鞋子劄記》,亦透過鞋業老行尊,包括隻身逃難來港的上海鞋匠、見證鞋履零售業盛衰的資深售貨員、傳承家業的鞋業原料供應商等,重塑鞋業過去在港的興衰發展。
書中提及本地鞋業於上世紀60、70年代興旺一時,巧手鞋匠月薪高達300港元,而當時上茶樓歎茶才毫半子、糯米雞不過3毫半,鞋匠可謂「打工皇帝」。另外,除半島、喜來登酒店售賣外國進口高檔鞋外,尖沙咀河內道是著名的鞋街,吸引海外遊客按圖索驥去買鞋。
雖然本地製鞋業工序已北移,但設計方面仍需本土人才支援。書中訪問了IVE相關設計課程的畢業生,以鞋業生力軍的身份,表示行業求才若渴,設計師除了參與設計鞋款外,亦可涉獵巿場調查、跟進鞋辦生產、向賣手推銷鞋款等工作。
在歐洲國家,鞋匠被視為工藝專業,巧手鞋匠被受尊重;香港年輕一代,卻因對行業不理解而卻步。在此希望對鞋業有興趣的新一代,不妨參考參考,或將為你帶來另一番體會。
筆者為資深專上教育工作者,在教學、教育行政、升學及就業輔導方面均經驗豐富,對進修及職場資訊瞭如指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