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行業 新一代

身為「香港仔」,兒時父母便灌輸我們,長大後要做醫生、律師。假如在我的志願寫做木工、鞋匠等行業,恐怕會換來一巴掌,或是被標籤「讀唔成書」、「無大志」。在高舉工字不出頭的世代,卻有一班年輕人偏偏走回傳統老行業,鬭木、造鞋、紙紮等,誓要令這些快被遺忘的老行業帶來新的一頁。

90後 衝擊繡花鞋

走入1958年已開業的鞋店──先達商店,只見一位身穿背心短褲及高踭繡花鞋的青春少艾,眼前的甜姐兒,正是鞋店第三代傳人王嘉琳(Miru)。這位90後,大學畢業後,便到鞋店幫手,看舖外,還動手學做繡花鞋,鞋頭上的一針一線,都是出自她手。雖然年紀輕輕,但拿起針線卻相當熟練,不消幾分鐘,已繡出一朵茶花。是爸爸強迫你學的嗎?「爸爸不懂針黹,大部分是我自己看書研究出來,以前也會向繡花師傅偷師。」爸爸希望女兒到外面世界闖一闖,但Miru卻想把滿腹大志放在式微的繡花鞋上。「傳統繡花鞋設計以拖鞋為主,用料不太適合着出街,但我覺得刺繡圖案優美,想把它穿上街。」想法多多的她,着手改良鞋款,將沿用多年的布底加入膠底和軟墊,下雨天不怕滑倒,穿上更加舒服。又嘗試加入時尚元素,船踭、高踭鞋的結合令人喜出望外,吸引年輕一代購買。

Miru的繡花鞋,款式前衞,除保留經典龍鳳、萬壽菊圖案外,更自家設計賣萌的熊貓、高貴的孔雀紋等,打破繡花鞋老土的形象。Miru更親身上陣,穿上繡花鞋在社交網站分享襯衫心得。大膽的改革,有惹來前輩的不滿嗎?Miru慶幸老師傅對新提議都表示歡迎,「其實他們很希望有更多新血加入。」她表示大學時唸Visual Communication,有助她為鞋款設計及建立品牌,2010年更擴充於山頂開設分店,希望讓更多旅客認識Made in Hong Kong的繡花鞋。看似成功交棒,但其實暗藏隱憂,「刺繡和造鞋需要大量人手,但熟手師傅已走得七七八八,令造鞋的時間加長了。」以為手製繡花鞋必定定價甚高,卻原來只賣百多二百元,最貴也不過四百多元,不禁令人慨嘆香港的手作價值何在。

先達商店

網址:www.sindart1958.com

紙紮製品 不再恐怖

同樣從爸爸手中接過紙紮生意的歐陽秉志,設計學院畢業後,便到店內幫手,一紮便是17年。紙紮祭品向來跟死亡掛鈎,不少人都避之則吉,加上內地廉價紙製品湧現,令本地紙紮祭品更無立足之處。不過秉志沒有想太多,起初看舖時,在店內無聊時用卡紙剪剪貼貼,製成時款滑板車,後來被客人購入,賺了第1個300元,那份滿足感,令他繼續埋首紙紮。在他的巧手下,數碼相機、手袋、波鞋等絕對難不倒他,甚至刁鑽如酸辣麵配雞翼也無問題。「直到現在,還未能用卡紙、漿糊、雙面膠紙做出來的,恐怕只有縮骨遮。」說時,秉志面帶靦腆笑容。Beyond的黃家強找他做結他燒給家駒,對樂器毫無認識的他,跑了幾趟琴行看結他,不斷用手掌度尺寸,觀看零件的距離,一件只放數天的祭品,他都認真對待,亦不覺可惜,「因為我知道先人會用得着。」

店內掛了不少有趣作品,白兵頭盔、熊貓,甚至是世界盃的大力神盃,秉志感到最開心的,是大家對紙紮品的印象正面了不少。「以前大家會覺得紙紮品很恐怖,但現在不時有客人前來訂製紙品放於家中收藏,就好似這個白兵頭盔,就是一個白兵迷訂來收藏。」大型商場及教育團體亦曾展出他的作品,更不時邀請他舉辦工作坊,跟學生一齊紮出香港獨有傳統,如舞火龍的龍頭、藍屋,一比一大的便利店,希望與更多人分享紙紮的樂趣。

寶華紮作

查詢:2776 9171

一手包辦 有思想的木頭

在香港,偶然為興趣做一兩張木椅的人不少,但懂設計又全職鬭木的吳家俊(阿喜)和鍾惠恩(阿恩),卻是小眾中的小眾。他們在錦田自己動手搭建了一間名為「擔泥」的工作室,教大家製作小木匙外,更會接生意,最新搞作是為灣仔藝鵠書店進行翻新工程。甫入書店,已有種清新的感覺,四周用卡板封牆,還釘上幾個木盒作為書櫃。阿恩指木材都是自己搬來,「大部分材料都是來自快清拆的工廈,那裏有不少被棄置的卡板,人棄我取。卡板拆釘、髹上顏色可以重用,又可減輕堆填區負擔。」阿喜表示不少木工技巧,都是在大學唸藝術時所學,那時亦發現自己很喜歡做木工。由設計圖開始,變成實物,那份滿足感,驅使他們做全職木匠。

與傳統木匠的分別,是同時兼顧設計和製作,「由於自己是最前線,製作時若有新靈感出現,可隨時改動,發揮更大。」畢竟搬搬抬抬需要消耗大量體力,阿喜表示最初的確比較累,但身體適應後,感覺反而很「爽」。今次工程他們更招募了義工一邊學做木,一邊幫手,他們希望工程不但是工作,背後可帶來意義。「曾試過在粉嶺馬屎埔的空地製作動物長椅,邀請村民和遊人坐下,感受鄉郊的環境,同時希望爭取更多公共空間。」一張木椅,承載的不止是重量,還有更多的想法。

擔泥MUDwork

網址:www.facebook.com/MUDwork

傳統行業聯乘設計

想找年輕打白鐵師傅,好幾次被一頭銀髮的師傅打發,話也沒幾句,何來傳承工藝。最終在開幕不足1個月的元創坊內的「師傅到」,找到與年輕設計師合作的張憲枝,已有60多年打鐵經驗的他,自牛頭角下村的打鐵舖被清拆後,已決意金盆洗手,「以前打製信箱、洗手盆、鐵皮箱等雜貨,後來被塑膠製品取代,用機器大量製造,怎會有人再買一個慢慢由鐵片揼出來的鐵器。」枝叔亦曾收徒弟,但最終也轉行,「無計,搵唔到食!」

行業被淘汰,難得在文化葫蘆的拉攏下,枝叔跟本地設計師Eastman Cheng決定為傳統鐵器大翻新。除為鐵信箱髹上鮮艷顏色,更用布碎點綴,時尚新潮,令鐵器重新被注目,總算為打鐵找到新出路。Eastman表示合作上有不少妥協,「枝叔退休後不少工具都已轉贈,可能突然想在鐵器上開個洞,都無工具做,惟有在現成品上加以發揮。」技術上雖有限制,但無阻創意發揮,用不同布碎,把麻雀盒裝飾成游泳池般,女士們可以用來擺放零零碎碎的飾物。

對傳統工業有興趣的話,不妨參加工作坊,跟師傅對談,順道偷師學整手工藝品。

活動名稱:打造鐵箱柔情

內容:教授製作白鐵箱和小型軟雕塑

日期:6月14日、28日

時間:3:00pm~6:00pm

地點:中環鴨巴甸街35號元創坊507

費用:HK$550(包括材料及工具)

查詢及報名:2780 2283

特派記者:袁美姍

攝影:陳富權、胡振文

部分照片:被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