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鸚」亂舞大銀幕,熱鬧惹笑,原來現實生活中,「奇」、「鸚」嘉年華每天都在上演!
事發地點是香港國際鸚鵡協會主席李奇奇(Paul)的家,據當事人表示,跟鸚鵡結緣已數十年,對這種聰明的鳥類十分着迷,只因牠們性格多變有智慧,懂得跟人互動,更不時「語出驚人」,弄得人哭笑不得……
鸚鵡是眾多觀賞鳥中最得人歡心的一種,Paul對鸚鵡更是一往情深,現時家裏養了19隻,場面墟冚得像開嘉年華!
問到有否因鳥聲過大而惹來鄰居投訴,Paul笑指,鸚鵡像幾歲小孩,為了表達、溝通或爭取注意,才會「呱呱嘈」,並非有事無事也大叫一番:「家中一對非洲灰鸚鵡『Owen 1』和『Owen 2』,性格內向,卻非常聰明,智商相當於5、6歲的小朋友,懂得跟人說話。平日牠們甚少大吵大嚷,卻不時語出驚人,例如會在我出門返工時說『Bye Bye Daddy』、在我弄跌食物時大叫『論盡』、在農曆新年時說『恭喜發財』,還會學電視藝員說對白呢!」
Paul又澄清,不是每隻鸚鵡都有學舌能力,但牠們懂得用「肢體語言」來表達自己,因此隻隻都是「性格巨星」。「像『Cutie』這隻戈芬氏鳳頭鸚鵡,看似好事生非,其實是八卦、貪玩使然,只要每天能多花點時間陪玩,給牠多一點注意力,牠會是很好的夥伴。」有趣的是,「Cutie」不當Paul是主人,反而視他為伴侶,「平日在家看電視,牠會俯身在我的胸口,像孩子攬着爸爸一樣,很溫暖。冬天時,牠又會『鑽』進我的衣服內取暖,有時甚至跟我擁在一起睡覺……至於好動的金頭錐尾鸚鵡Capilla,愛在人前大顯身手,一時把我的手指當成『樹枝』表現打筋斗,一時又會躺在我的手掌上反肚扮『睡鳥』,所以我一有時間就會跟牠玩訓練遊戲。」
作為眾鳥的「爸爸」,Paul認為,悉心照顧是培養感情的關鍵。「新手在養鸚鵡前,應先考慮家中能否騰出空間放置較大的鳥籠,讓寵物有足夠的空間生活。其次,部分鸚鵡品種的叫聲響亮,飼養前應先考慮家人及鄰居的反應。飼料方面,主人應小心選擇,因關係到鳥兒的健康,我會盡量選擇天然飼料,包括各式種子、瓜子與果仁,有時也會餵食水果,如蘋果、梨子、提子、士多啤梨等,切忌餵食牛油果,因有研究指,8成鸚鵡會因此過敏及抽筋,甚至死亡。」
據Paul指出,健康良好的鸚鵡,羽毛豐滿富光澤,眼神明亮有神,腳趾能活動自如。「主人應多留意愛寵的身體狀態,或找個資深鳥友幫忙觀察,而我則會定期帶牠們到獸醫作檢查。」
鸚鵡屬鸚形目,有超過340種,較多人飼養的,包括戈芬氏鳳頭鸚鵡、非洲灰鸚鵡等。一般小型鸚鵡的平均壽命為15至20年,中型及大型鸚鵡則可活到50至60歲!
撰文︰戴寶瑩
攝影︰盧展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