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嘗試回答以下幾個問題:你經常有使用耳筒聆聽的習慣嗎?聆聽時音量有偏高嗎?在鬧市或車廂時都會使用耳筒聆聽嗎?曾經連續使用耳筒超過1小時嗎?如果你的回答「以上皆是」或「大部分是」,你很有可能是「娛樂性失聰」的高危患者,此病尤其影響英語聽力,一但出現耳鳴即可能是內耳受損,嚴重者會變成弱聽或失聰,這絕對是娛樂惹的禍。
從前最令人關注的失聰頑疾,莫過於工作環境引致的「職業性失聰」;但在智能手機普及的年代,「低頭族」都手執一部視為玩伴,平日等車、搭車等空閒無聊時,便拿出手機聽音樂、看電影、玩遊戲打發時間,並且使用耳筒,但原來過度使用耳筒,有機會造成「娛樂性失聰」。據耳鼻喉科專科黃漢威醫生說:「使用智能手機幾乎是每個港人的生活習慣,如果經常用耳機聽音樂、看電影、玩遊戲,而使用時間過長及音量過高,便有機會患有聽力毛病。」
對於適當的音量控制,黃醫生認為許多人都未能拿捏準確,音量以分貝(dB)為單位,以85分貝為例,黃醫生並不建議大眾連續聆聽超過8小時,而每上升3分貝,可聆聽的時間則削減一半。據研究結果顯示,港鐵車廂內的聲量約85分貝,一般熙來攘往的鬧市則約90分貝;換言之,在此環境下聽音樂必須提高至超過90分貝,按安全規則計算,近100分貝的音樂只可以聆聽15分鐘。誠然,不少港人都有在鬧市和車廂使用耳筒的習慣。
黃醫生表示長期聆聽高分貝的聲音絕對會損害聽力:「經常用耳機聆聽會直接影響內耳,最先出現的症狀是耳鳴,在寧靜的環境尤其明顯。而當內耳毛細胞一但受損而不能復原,會造成輕度至中度的弱聽,而高頻音域會率先受到損害。」當聽力減弱,受影響的音域是由高頻開始,最明顯見於聆聽英語,皆因英語的「s」、「t」、「d」發音都是音頻較高,音域局限對日常溝通,以致工作都會受到影響。
保護雙耳,可選擇貼近耳形的倒模造耳筒,有助減低10至20分貝的環境噪音,基於隔音功能佳,即使處於鬧市,聆聽時仍可調至低音量,有助保護耳朵,不過黃醫生認為改善聆聽習慣才是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尤其需注意小朋友的情況,「以前輕微弱聽患者的年齡普遍是40歲或以上,但基於『娛樂性失聰』日漸普遍,近年的患者年齡有年輕化趨勢,不少30歲的人士患有耳鳴前來求醫!而小朋友對適當的音量並無概念,難以自我判斷和控制,一旦養成高音量聆聽的習慣,對日後的聽力發展絕對有影響。」黃醫生表示每月便有5個因「娛樂」而聽力衰弱的病人,當中以男性居多,翻查病歷都是早有經常用耳機聆聽的習慣。
世界衞生組織(世衞)於2013年3月19日將每年3月3日定為「國際愛耳日」,根據世衞發布的2013年最新估計數字,全球約3.6億多人有聽力殘疾,佔全球總人口的百分之五點三,當中中國的聽力殘疾人士便有2,054萬個。聽力殘疾中一半的患者可通過初級耳科保健加以預防和避免,透過訂立「愛耳日」增加公眾對保護耳朵的認識,及提高聽障人群生活質素。
1.耳垢基本上能夠自然排出,毋須採耳清除。
2.患上傷風感冒不宜進行潛水或乘坐飛機等活動,避免耳道氣壓失衡,造成急性中耳炎。
3.日常避免耳道進水,以免引起發炎,游泳時應小心留意。
撰文:江蔚賢
攝影:郭凱敏(部分)
鳴謝: 耳鼻喉科專科黃漢威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