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話朗誦唔係靠把口

培養兩文三語能力,是大勢所趨。近年,各界投放於普通話學習的資源有增無減,每年更舉辦各種普通話朗誦比賽,讓同學展示實力。要在朗誦比賽突圍而出,不僅靠把口,還要配合感情、語調、動作、眼神等。有機構便為老師開設相關課程,由資深普通話導師任教,讓學員了解朗誦基本理論,掌握呼吸運聲訓練的方法、體驗不同體裁作品的朗誦及指導方法等。課程更以應屆校際朗誦節作品為教材,有助學員正確指導參賽者,在比賽中取得佳績。

朗誦導師培訓

現時,除英語外,學生亦花不少時間提升普通話能力,甚至參與不同的普通話朗讀比賽,提升個人實力。人人都懂「煲冬瓜」,但是否代表朗誦亦一樣出色?其實說話與朗誦是兩回事,若要指導學生參賽,老師有何對策?若你要指導學生參加相關比賽或對普通話朗誦有興趣,不妨考慮香港浸會大學持續教育學院舉辦「普通話朗誦導師培訓班 」。

該校通識及專業課程部學術統籌主任韓仰泓表示:「課程共30小時,屬於技能的學習,適合幼稚園、小學、中學、私人補習等不同群體的老師。內容可分為3部分,分別是理論知識、提升學員的朗誦技巧及訓練學員如何指導學生,當中第二及第三部分佔較大比例。值得一提,堂上以應屆朗誦節作品作重點學習題材,學習指導參賽者的正確方法。」

投入適當感情

想在普通話朗誦比賽取得更佳表現,除注重發音及咬字外,感情的投入亦很重要。該課程畢業學員黃昌秀曾有K2學生在朗誦比賽得到冠軍,她對指導朗誦的感情,頗有心得。「幼稚園及小學學生年紀太小,有時作品表面內容與背後的意思不同,他們根本不明白。老師要先用簡單的文字,以講故事的形式,向他們講解作品背後的情緒,然後一字一句讀清楚,配合適當的動作與眼神,才能協助他們吸收。」

肢體動作是朗誦另一個重要元素,課程導師會教學員根據不同作品而設計不同動作。事關動作不能隨便、不能過多,亦不能太做作,否則會在比賽扣分。動作要因應學生年紀而異,年幼者以動作表達童真,年長的則用動作表達深層次的情感。採訪期間,黃昌秀便示範了K2的參賽作品《小螞蟻》,動人的朗誦加上活潑的動作,營造出童真的感覺。難怪有人說:普通話朗誦是一個文藝表演。

比賽外的收穫

另一位畢業學員任伊婷,現任小學中文科老師,去年初次帶領學生參與校際普通話朗誦比賽,多位學生奪得優異成績。具有豐富普通話朗誦指導經驗的課程導師,給她留下深刻印象。「課程導師針對普通話朗誦校際的作品,提供朗誦技巧、感情運用、句子停頓、評分要求等多方面指導,對我們日後指導學生,有很大幫助。」

除提升學生比賽實力外,在工作方面,任伊婷亦有意想不到的收穫。「我們用普通話教中文,如果普通話講得不抑揚頓挫,學生會聽得沉悶。經過今次訓練,我學懂如何運氣、把句子讀得抑揚頓挫、如何根據不同文體表達出不同的情感等,對工作幫助甚大。堂上多是老師朗讀課文,之後學生跟着讀,由於小學生屬模仿階段,若老師朗讀得生動活潑,透過模仿,他們亦有所啟發。」

Info

課程名稱:普通話朗誦導師培訓班

舉辦機構:香港浸會大學持續教育學院

收生對象:需指導學生參加普通話朗誦比賽的老師、家長或對朗誦有興趣的人士

開課日期:3月

截止報名:2月28日

學費:$2,100(為時30小時)

查詢:3411 5000

撰文:黎雅麗

攝影:張群生(模特兒)、黎雅麗(訪問)

模特兒:Chelsey@Gaiety、Bryan@3indi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