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道獲Home間透現

就算旅程如何令人回味,拖着行李、步出抵港大堂的一刻,往往只能用「歸心似箭」來形容當下心情。「家,一個你永遠想回去的地方,那裏有家人、食物……」對於先後在首爾、紐約和倫敦定居的韓國藝術家徐道獲(Do Ho Suh)來說,家的重要性,絕非提供瓦片遮頭那麼簡單,在不同地域、大同小異的四堵牆內,還可見證自己的成長歷程……

赴美帶來反思

徐道獲的父親在韓國是備受注目的抽象畫畫家,當年赴美求學,或多或少是為了擺脫名人之子的壓力,但沒想到,離鄉別井的生活,竟為他帶來反思契機,對「家」產生了特別的感情。

「初到美國,一切都很陌生,觸覺也特別靈敏,對於新居內一事一物,哪怕是一個門鎖,都有着深刻印象。事實上,這些家具均是我搬進去之前已存在於公寓,而且全是必需品,好像它們才是屋主,而我則是一位新搬進去的陌生人,每一天,大家都在互動交流……不過,日子漸久,回到家,打開房門,開鎖開燈等動作都在不自覺下完成,慢慢就忘記了曾經的互動,所以很想把自己對於那個空間的特殊回憶記下來……」

創作留住記憶

前年,徐道獲離開陪伴自己度過14年的紐約住所,移居倫敦跟妻女相聚,體驗家庭生活。為此,他特地利用聚酯纖維作為材料,打造出6件實物原大的「家具」作品,包括暖爐、藥品櫃、浴缸、冰箱、灶具及坐廁,加上照明開關、門柄、門鎖等日常小物,希望藉此盛載自己跟紐約居所的互動記憶。

「6件作品全部取材自紐約舊居,創作目的不是要準確無誤地重現物件本身,而是想捕捉縹緲的意識形態,一種肉眼看不見的記憶。聚酯纖維透明且輕柔,用來打造作品,感覺不真實,正好表達不同時期自己曾居住的『家』,那個已不存在的特定空間。」

展品隨地改變

其實在是次展覽舉行之前,徐道獲已為韓國國立現代美術館創作了名為《Home Within Home Within Home Within Home Within Home》的大型雕塑,作品中心是一間小韓屋、外邊則被藝術家旅居美國時第一間入住的公寓所包圍,並利用博物館的所在位置,賦予作品更多含意。

「那個展覽廳的頂部是玻璃建造的,可以透視戶外,於是想到把博物館變成作品一部分,因我知道那博物館是前王宮遺址,同樣是一個已不存在卻留下記憶的空間,如是者,作品不但呈現小韓屋和美國公寓兩個『家』,還包含博物館、宮殿和首爾三個『家』。若展覽位處其他地方,『家』的結構也就會改變,很有趣。」

新居仍在探索

談到移居倫敦的生活,徐道獲坦言,人大了,加上習慣了,對新環境、新體驗漸能平和面對,已非當年糾結、要將一個個的「家」收在行李箱隨行的澎湃心情,更笑指倫敦是繼首爾和紐約之後,第三個Perfect Home。

「對我來說,倫敦的家,不僅是一個落腳點,那兒還有妻子和女兒,跟昔日獨居時與居住空間的聯繫已不一樣,自己仍在探索中。」問到日後會否創作雕塑來紀念倫敦的住處,徐道獲說:「倫敦的家是一個關於『家庭』的空間,我想到為女兒做的公仔屋,不知可不可以算是Art,哈哈哈。」

Profile

韓國著名抽象派畫家徐世鈺的兒子,生於1962年,韓國國立大學藝術碩士畢業生,主修東方油畫,其後分別在羅德島設計學院及耶魯大學取得藝術學士(油畫)及藝術碩士(雕塑)學位;1991年,由首爾遷往紐約,開始思考關於家與文化身份的問題,並以此為題材進行藝術創作。曾參與的大型展覽包括2001年威尼斯雙年展、2010年威尼斯建築雙年展、2010年利物浦雙年展及2012年光州雙年展。

「徐道獲」個展

展期:即日至2014年1月25日

開放時間:10:00am~7:00pm(逢星期二至星期五)、11:00am~7:00pm(星期六)

地點:中環畢打行樂曼慕品畫廊

查詢電話:2530 0025

撰文:郭淑怡

部分攝影:陳富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