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風起,蟹腳癢。這陣子以大閘蟹最當時得令,除了原隻入口,各式蟹菜也紛紛上碟,教不少蟹迷難敵誘惑……
美食當前,沒理由不好好享用,但大閘蟹既有豐富營養,膽固醇含量亦高,進食過量有可能對身體構成負面影響,而且坊間流傳的食蟹禁忌也不能不知,只有食得其法,才不致病從口入。
據尚營坊健康顧問高級營養師黃凱詩(Cynthia)指出,大閘蟹含豐富營養價值,包括蛋白質、脂肪、硒、鋅等,都是人體所需。
「大閘蟹蘊含多種有益人體的物質,像硒有抗氧化、延緩衰老的功效,又如鋅則可促進細胞增長,增強抵抗力。一般人認為,食大閘蟹會致肥,但其脂肪量很低,1隻5両重的大閘蟹約含1至2克脂肪,吃2隻也只是2至4克。唯一要顧慮的,是膽固醇含量極高,一般5至6両重的大閘蟹,含有約180至260毫克膽固醇,視乎其蟹膏多與少。由於每人每日的膽固醇攝取量是以300毫克為上限,所以每天只適宜吃1至2隻,否則膽固醇攝取量便會超標!」
據註冊中醫師任立新指出,不是人人都適合進食大閘蟹,因它屬於寒涼性食物,而中醫學有謂:邪之所湊、其氣必虛,若脾胃虛弱、感冒未清、咳嗽、肚瀉、眩暈及患風疾者,均不適合吃大閘蟹。
「假如感冒未清,進食大閘蟹會令外感加重,因引邪入裏;而脾胃虛弱又進食太多高蛋白質的大閘蟹,則會出現腹脹、噯氣及消化不良等症狀。又大閘蟹能動風,可令患風疾者的內風加重,出現眩暈、抽搐、手足蠕動、皮膚痕癢等反應,因此有痛風症狀人士最好避免進食。此外,對於長期病患、體質較弱的人士,要是吃到不潔、受污染的大閘蟹,有可能引致腸胃問題。」
Cynthia指出,大閘蟹屬有營食材,脂肪含量不高,適量進食應沒問題,但要留意烹調方法,並配以較健康的菜式,如肉碎東菇粥、鮮菌煮竹笙、上湯浸時菜等,切勿選高脂、高糖、高油的煎炸菜式。
進食大閘蟹最大的隱憂是膽固醇超標,如當天已吃了兩隻大閘蟹,即已吸收近300毫克膽固醇,相當於每日攝取量上限,最好減少吃其他高膽固醇食物,如雞蛋、墨魚、魷魚與動物內臟等。
柿子的成分跟蟹肉的蛋白質混和後,會出現凝固,造成中醫所講的「柿石症」,令腸胃難以消化,出現嘔吐、腹痛、腹瀉等消化不良的症狀。與此同時,藥典又列明螃蟹忌荊芥,後者是一種中藥,兩者同食會影響藥效。
大閘蟹性寒,因此吃過大閘蟹應避免進食一切寒涼、冰冷食物,如凍飲、啤酒等。此外,食前用紫蘇葉與大閘蟹同蒸,可減少寒涼,食後則可喝紅糖薑茶、紹興酒等,有助祛寒。
材料:紫蘇葉3錢、高良薑3錢、香附3錢、紅糖適量
做法:所有材料連同紅糖以文火煲45分鐘。
功效:溫中散寒,吃完大閘蟹感到肚有微寒(少許不適又未至於腹痛)時適用。
材料:黃芪6錢、桂枝3錢、生薑6片、吳茱萸3錢、香菇2至3隻、瘦肉4両
做法:先洗淨瘦肉,與其他材料同煲1小時。
功效:散寒止痛,腹痛人士適用。
材料:陳皮1錢、山楂3錢、茯苓5錢、萊服子3錢、杧果核3錢、青蘿蔔半斤、紅蘿蔔6両、瘦肉4両
做法:洗淨瘦肉,連同其他材料同煲1小時。
功效:消滯化氣,有助紓緩腹脹、噯氣、消化不良等問題。
材料:白朮4錢、黨參3錢、茯苓5錢、白扁豆1両、淮山5錢、茨實1両、蓮子2錢、瘦肉4両
做法:把已洗淨的瘦肉與其他材料同煲1小時。
功效:健脾止瀉,適用於脾虛泄瀉者。
撰文︰戴寶瑩
部分攝影︰張錦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