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與火,本相剋,又同樣危險。在中國70後藝術家聯展《火焰與海水》,足見大無畏之心——看高偉剛以多媒介,游走於虛幻之國,建構不存在的獅子、霧景與空心長梯,以假求真,來刺激人們反思事物真義;再看黃宇興以河流比擬時間及生命,背景暗黑,那明媚漩渦,卻又蘊藏無限能量。儘管時光荏苒,他們仍懷着一顆赤子之心,穿透水與火,越過危險的邊界,只為求真。這次,就由兩位藝術家自白,如何在冷與熱之間,搞藝術、做人處世,繼而挑戰思想禁忌至社會制度。從而見自己,見天地,見眾生。
「你相信獅子曾來過這裏嗎?若只能看到牠遺下的排泄物、玩過的繡花球……」這是高偉剛創作《遺留問題》的想法。在傳統文化裏,獅子是一頭「神獸」,沒有故事會描述牠怎樣排泄。現在,畫家讓它消失掉,只留下糞便,正是要大家聯想到貓狗那樣世俗的、較貼近生活的動物,那麼你會相信牠來過嗎?你可會懷疑神話對牠的描述或世人對牠的想法嗎?「我的作品,材料形式不一,但命題是一致的——你願意相信,你起初所認同的事物嗎?」
「生活、經歷、別人的說話及想法,往往影響我們。特別是現代中國教育完全是呆板的,只為了應付考試、升讀大學,因而把課程簡單化、程序化。一個年輕人,在人生觀及世界觀形成的時候學這些,不但浪費青春,還限制了自己的可能性。成年後,我花了很長時間來去除教育對自身的影響,做藝術,就是要把曾學到的東西刪掉。人,最好回到最初,用直觀來判斷事情。比方說,有人告訴我這個很熱,不要碰它,但我很好奇,要自己嘗試和感受一下,才能說它有多熱吧。」
高偉剛坦言,喜歡用最簡單的方式來改變事情。像作品《霧》,只消在畫廊的窗門貼上藍色、紫色的紙,已能改變整個空間的光線及氣氛。「又例如《壞習慣》這件作品,是打破一塊鏡子,檢對稱的部分掛起,從中又可發現新的東西——牆上破爛的碎片,是地下完整的倒影;破壞,同時是建立,結束,也可以是開始。簡單的事,往往有最多的可能性。」人喜歡用熟悉的角度看世界,像一個文字工作者,看到「火焰與海水」的命題,可能聯想到背後的訊息……「其實,它只是文字。活到這個年紀,我開始對世界保持一個既近且遠、恰當而理性的距離,就像一對戀人,太近,很快完結;太遠,也行不通。至於藝術創作,就像吃包子一樣,你吃了一個,就會有第二、第三個,但不可能一下子跳到第十二個吧。吃東西,還是一步步來好。」
「近10年,我開始畫河。起初用一、兩種顏色畫暗黑的河,風格簡約。現在用紅黃藍三色來畫,它是構成萬物色調的基本色,就像生命本源;而這些鮮艷的顏色,在畫面上反覆的、薄薄的互疊,可形成厚塗的感覺,同時寓意人透過豐富的閱歷,提煉出另一些顏色,另一種境界。」
70後藝術家黃宇興表示,自己喜歡凝視和繪畫河流,因它讓捉不到、摸不着的時間變得具體起來,人可感到當中的流動。正如哲學家蘇格拉底說過︰「人不能踏進同一條河兩次。」這是因水在流,這一秒的河,跟下一秒的河已不一樣;一切都在改變更替,同時不可逆轉。河也像生命,由很多水滴匯集而成,經歷流淌,最後流入大海消失。「在我畫的河裏,常出現明媚斑斕的漩渦,既是天空及岸邊景物的倒影,也反映內心感情的萬千變化;看它在畫面上時而打轉、時而停滯,就像對生命的一種依戀。背景是暗沉安靜的樹木,它經過了發芽、開花、結果後凋謝,象徵生命循環。」
火焰與海水,各有巨大的能量和美感,既矛盾激烈又並生,象徵中國年輕藝術家的生存狀態。「小時候,我們都接受了不少『被動』的教育,如上政治課;直至走出中國,看到世界,才懂得顛覆那些有問題的想法,重新建立一個客觀的思考。做藝術,比方說住在北京,那裏的創作氣氛很自由,但租金昂貴,我們便選擇住在混合了農村、市場和倉庫的郊區。整個環境很複雜、矛盾又有趣。其實在這樣煩擾、混雜而充滿衝突的世界裏,很容易迷失。我一直通過繪畫來尋找和表達自己,它已是生命裏不可或缺的部分,是喝水吃飯睡覺,也是一個信念。」
同樣來自北京的70後藝術家歐陽春,作品色彩豐富,散發澎湃的生命力。走進展場,先被兩旁大大小小的畫框所震攝,內裏「盛載」着藝術家由童年至今的生活物件,如兒時的玩具、太太的鞋子……把自己的人生直率地呈現大家眼前。中央位置則是一幅約6呎高的油畫,畫中是一顆大燈膽,象徵了他對生活的希望和熱情。
展 期︰即日至8月17日(逢星期日、一休息)
地 點︰中環干諾道中50號17樓貝浩登畫廊
查詢電話︰3758 2180
網 址︰www.perrotin.com
高偉剛,生於黑龍江,天津師範學院美術系畢業,現居於北京,作品包括繪畫、雕塑、裝置和表演藝術,常以幽默感及實驗性手法來表達對世事的想法與懷疑,引發觀者反思。曾於2011年香港國際藝術展(ART HK)獲頒「藝術世界之未來」大獎。
黃宇興,生於北京,中央美術學院壁畫系畢業,作品以油畫為主,色彩鮮明,近年常以河流為題材,藉此探索生命與時間等主題。曾參與「革命者的花園」(2012,巴黎)、「壞孩子的天空——70後出生的問題少年」(2006,北京)等展覽。
撰文︰戴寶瑩
攝影︰林資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