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生緣 等待的哲學

人世間,有甚麼可教人等上半輩子?

如果張愛玲在,定會毫不猶豫地說,愛情。在大半世紀前,她寫下了《半生緣》這膾炙人口的故事,簡單看,它只是數對男女的愛恨糾結;看真點,故事中的相遇、認識、守候至分離重逢,多了一份對愛情的等待。

在進念把《半生緣》再次搬上舞台的前夕,導演胡恩威及音樂總監于逸堯要由這個故事,對照半世紀的人事物變化——談世事,說到手機、電腦把人性、人與人的交往等極速壓縮;再說愛情,由一書一信變成見面即搭上,由半生邂逅化為數分鐘的攻伐……我們還要等甚麼?

讀張愛玲 人性盡體現

記:何時開始讀張愛玲?對她的文字有何想法?

于︰大學開始讀她,記得第一本買的是散文,有一篇講長衫的。畢業後,看了《半生緣》,只覺得她寫的,跟別人不一樣,文字流暢而出色。後來,我發現她的重點不在於說故事,而是表達對世事的種種看法。

胡︰她的故事,像一齣齣悲劇,情節又跟肥皂劇相似,當中的愛情都是一些計算。好看之處,是她表現的人生觀和獨特的文字風格。在那個國難當前的時代,她沒有忙於救國,沒有傷春悲秋,而是在批判人的弱點和黑暗面。

記:那麼,在《半生緣》及張愛玲的其他故事裏,你們看到人的甚麼?

胡︰《半生緣》是關於7位男女之間跨越10多年的愛情故事,呈現不同類型的人物——男主角世鈞是典型的「講就天下無敵、做就有心無力」,總在重要關口失蹤,後來又把自己描繪成受害者;鴻才是「麻甩佬」,你不可說他壞,但他就是要蒙混找好處;最複雜的是曼璐吧,為了自己的生活和婚姻,讓妹妹被丈夫姦污成孕……這故事寫在半世紀以前,但當中的人物與關係,還是在現世重複發生,跟現今的香港也是一種對照吧。

于︰我想《半生緣》中的愛情,只是幌子,重點應該是人怎樣看自己?在歲月流逝中,可有多大改變?人與人怎樣建立及維繫關係?因此在音樂的編排及選曲方面,我們也回應了這個重點,像歌者金燕玲唱出一首首上世紀二、三十年代的歐西流行曲,在劇中穿插,時而調侃人物的心理及狀態,時而批判或反思事情的本質,時而表達一些言語文字無法訴說的感覺,這些歌曲帶來另一角度去看人物——為甚麼他會這樣做?這跟人性、社會文化,甚至經濟發展有關嗎?

新舊對照 求愛也速食

記:怎樣看《半生緣》中的愛情?跟現在的愛情有何異同?

胡︰她所寫的愛情是有過程的,由等待、遇上一個人,再用書信方式去溝通,過程中有快樂、有痛苦,起起伏伏。我們現在只追求快樂,還要是「立即」的快感,因此需要手機和網絡,即使那人死了,他或她仍在面書上就可以了。如是這樣,人的存在價值是甚麼?人和人的關係又是甚麼?如果連自己是甚麼都弄不清楚,又怎樣去愛人?

于︰現在我們傾向去「消費」一段關係,要即時、快速而明顯。認識一個人,最好當下認識便可搭上,像買東西和吃快餐,要立即買到食到。我們放棄了等待、慢慢揣摩事情的耐性,因這些都不值錢。但除去這一點,故事中的人物在面對及處理關係上,跟現代人沒分別,或許是為了利益,或許是自我感覺良好……我想,重點在於讀這個故事,或看這齣劇,再作一個對照,即我們和《半生緣》中的人物有何異同?是否因愛情中有等待、有過程?我想每個人看到的都不同,是開放的。

記:有說,《半生緣》是一個充滿絕望的故事,這種感覺跟現代愛情的失望與失意有連繫嗎?

于︰肚餓、被東西刺到是一種很實在的感覺,但絕望是一種觀點與選擇,甚至是我們自己製造出來的感覺,如果你把它拆開,裏頭是甚麼都沒有的。我們說「很絕望」、「很慘」,但當中有多清醒?其實我們由生到死,從來甚麼都沒有,那為何要時刻着緊於得到或失去?它的意義是甚麼?如我們集體覺得張愛玲的故事都很「絕望」,絕望在哪裏?是甚麼?如只是為了讓你覺得存在着,被人認同或了解,這其實都是在「消費」這一種感覺。

用音樂說故事 重構一個時代的上海

早於2003年,胡恩威與林奕華改編了《半生緣》這故事,並以旁白、獨白、文本等方式處理。在是次新版本中,音樂成了劇中重要元素,希望藉此帶出幻想中的上海,像金燕玲飾演的歌者,將唱出昔日上海流行的爵士樂,如《Somewhere Over the Rainbow》;同時劇中也加入了巴哈的古典樂章及當時流行的戲曲「蘇州彈詞」——一種以江浙地區方言為特色的說唱藝術,還有小量的電子音樂編曲。

演出詳情

多媒體音樂話劇《半生緣》

日期及時間:9月27~28日 7:30pm

9月28~29日 2:30pm

地點:香港文化中心大劇院

票價:$160~$420

查詢電話:2566 9696

網址:www.zuni.org.hk

撰文︰戴寶瑩 部分攝影︰梁偉德

部分相片:由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