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風凜凜 瀛勢不倒

黃金時段的電視劇收視創新低、以廣東歌為主的音樂節目調到深夜時段,某程度上除顯示了本土表演及創作兩方面都失寵外,同時亦反映出外地文化不間斷地來港搶市場,香港觀眾有更多的選擇,絕對不愁寂寞。當中尤以日韓兩地最積極,音樂、電視、動漫到小說,全部都不乏日韓兩地的出品,不但各有千秋,甚至反客為主,成為本地年輕人的主流選擇。日韓出品,你今日睇咗未?

K-Pop風潮 橫掃亞洲

近年K-Pop歌手被樂迷大力追捧,要追溯這K-Pop風潮,應該是由2008年Wonder Girls的《Nobody》一曲觸發,趨勢更是愈演愈烈,以少女時代及BIGBANG為首,一隊又一隊的韓國偶像組合相繼登場,強勁節拍的音樂配合整齊的舞步,女性組合幾乎都以熱褲長腿示人、男性組合則高大健碩,極盡視聽享受。被捲進K-Pop風潮的年輕人,將韓國組合的MV連結到面書,電視台亦有K-Pop音樂節目播放,都為風潮火上加油。而去年憑《江南Style》一曲紅爆全球的PSY更是不得不提的K-Pop神話。

K-Pop洪潮下,作為香港日本文化基地的旺角信和中心也告失守,一樓的CD舖已有專攻K-Pop唱片的店舖,就算地庫依然賣J-Pop唱片的店舖,都會發現韓國組合的唱片,無他,因為K-Pop在日本一樣大受歡迎,不少歌手組合更乘勢推出日文版唱片。單看信和中心內少女時代的產品,比日本當紅組合AKB48更多,便可反映出K-Pop在港的強勢。看看今年來港舉行演唱會的韓國歌手或組合名單,年頭有Beast、4minute及A Pink,之後又有東方神起、CNBLUE,BIGBANG隊長G-Dragon,就連90年代紅極一時的K-Pop男子組合神話的15周年演唱會亦有在港舉行,今個星期則有Super Junior,緊接又有B.A.P、After School、T-ara、FTISLAND……密集程度叫人咋舌,而且更是一票難求,可見K-Pop在港的受歡迎程度。

韓劇吸金力強

你知道香港電視史上收視率最高的劇集是哪一套嗎?答案是高達50點的韓劇《大長今》,主角李英愛更成了香港無人不曉的韓星。自此韓劇一帆風順,成了香港電視台外購劇的主流,其實內容以「埕埕宜宜」為主的韓劇,與港劇的風格類近,不過相比香港動輒三、四字頭的小生花旦,以年輕偶像掛帥的韓劇明顯更得到年輕一代的歡心。繼《浪漫滿屋》的Rain後,還有李敏鎬、具慧善、張根碩、金楨勳等都被港人所熟悉,影響所及除了本地女性雜誌有大量介紹韓星化妝及服裝的專題,不少商場及品牌活動更紛紛請來韓星撐場,就連第一代韓劇女王宋慧喬的化妝品廣告亦正在熱播中。

受惠於韓劇大熱的,還有本港的旅行社,韓劇場景成了香港旅遊雜誌及韓國旅行團的力推景點,《花樣男子》的楊平英語村、《咖啡王子一號店》的咖啡館、《原來是美男》的一山湖水公園等都成了韓劇迷朝聖之地,足見其吸引力。

韓流達人宣柏健:「K-Pop新浪潮不靠甜美性感」

「K-Pop的男女子組合予人隊隊差不多的感覺,但今年有着明顯的變化,不再千篇一律以甜美性感的造型為主,不少都嘗試以美式Hip Hop音樂,配以黑人街舞Look的打扮登場;其中備受注目的有被喻為「潮流製造者」的YG Entertainment力捧的Lee Hi,採取狂野、偏向黑暗的惡女路線。另外,就連少女時代最近推出的主打歌《I Got A Boy》,無論音樂、造型及舞蹈都改以Funky色彩的Hip Hop造型,跟以往有明顯的分野。」

「韓劇方面,最近明顯有歌星踩過界的趨勢,昔日演員跟偶像歌手界線分明,歌手拍劇只會負責二、三線角色,但由於他們在綜藝節目當嘉賓時反應熱烈,電視台漸漸讓他們由配角孭飛成為主角;加上去年的《請回答1997》由歌手徐仁國及鄭恩地主演爆冷地大熱,也令電視台對歌手拍劇更有信心,今年有不少注目作都由歌手孭飛作第一主角,現在播放中的大熱古裝劇《九家之書》便由Miss A的裴秀智擔任女主角,而剛播映完畢的《最佳李順新》則由女歌手IU孭飛,兩套都得到相當高的收視。」

進擊的日漫

講到動漫文化,日本的勢力在香港仍然擁有絕對優勢。70年代起兩家電視台開始播放日本出品的動畫,到90年代香港漫畫公司獲正式授權出版翻譯漫畫,令日漫在香港遍地開花,港人對日本動漫角色更可謂相當熟悉兼充滿感情,手塚治虫、藤子不二雄、鳥山明及井上雄彥等漫畫大師,隨便找個香港人問問,幾乎都可以講得出幾套大師筆下的代表名作。去年年底海港城的《多啦A夢》誕生前100年特展,成為城中盛事,正好反映日本動漫角色在港的叫座力。

最近的《進擊的巨人》動畫,為日本動畫掀起新一輪的高潮,這套內容圍繞人類起圍牆力抗神秘巨人捕食的動畫,雖然未正式在香港播放,但已有網民將配了中文字幕的主題曲片段上載到網上,並錄得超過500萬人次收看的紀錄。不少人在面書不斷上載「扮巨人相」,而「進擊的××」則成了當下港青最Hit的口頭禪。過往憑《風之谷》、《天空之城》及《龍貓》等動畫深受港人熟悉的宮崎駿,7月將會有全新動畫《起風了》上映,售賣宮崎電影精品的專門店橡子共和國(Donguri Republic),將於下星期五在尖沙咀開設首間分店,屆時相信會出現墟冚的場面。

推理要在大銀幕

90年代以博益出版社為首,推出了大量日本翻譯小說,村上春樹便憑《挪威的森林》成為港人心中日本文人的代表,其作品深受年輕一輩歡迎,書局也陸續出版解讀村上春樹的書刊,70、80後總要看過一兩本他的著作扮扮有文化氣息。即使至今熱潮依然沒有減退,剛於日本推出、首印達45萬本的《沒有色彩的多崎造與他的巡禮之年》同樣是未出版先轟動,繁體中文版據講會於今夏登場,成了書局及書迷2013年的一大期待。

不過以類型計數,日本推理小說才是真主流,90年代赤川次郎是最受歡迎的代表,不少人總會看過至少一本《三色貓》系列吧?而新生代的推理作家代表則有東野圭吾,其作品多次被改篇成電影及電視,最廣為港人熟悉的,一定是由靚佬福山雅治於07年主演的《神探伽利略》,劇集推出後更令東野昔日的作品被大量翻譯,一下子成了推理小說迷的新寵。另一位同樣受惠於電視效應的推理小說家則是東川篤哉,他的《推理要在晚餐後》系列被改篇成電視劇,連帶其「烏賊川市」及「鯉之窪學園偵探部」系列也有中文版,幽默風格同樣吸引不少讀者。

日本通藍秀朗:「日動漫愈來愈不現實」

「雖然漫畫店愈來愈少,但大家還是對日本動漫相當熟悉,只不過轉到網上收看,例如在香港掀起熱潮的《進擊的巨人》就是好例子。但你會發覺這些年日系動漫在題材上有明顯的改變,80、90年代大熱的漫畫大都以現實背景為依歸,再配以運動等熱血題材,例如《男兒當入樽》、《足球小將》及《Touch》等,不過現在的大熱作品如《One Piece》、《銀魂》及《進擊的巨人》等,背景設定都是不太現實的,可能是新世代讀者較富裕,講拚勁的情節較難引發共鳴所致。」

「小說方面,近期較流行的日文翻譯小說如《告白》、《惡之教典》、《Another》等,都是推出了電影後,才吸引大家翻閱原著小說。不過對死硬派日系小說粉絲來說,新一輩作家中以《宅配男與披頭四搖籃曲》的伊坂幸太郎及《惡人》的吉田修一較受香港書迷歡迎。另外,雖然《神探伽利略》因改編而大紅,但相對作者東野圭吾偏向黑暗的寫作風格,我更相信香港人會喜歡較易消化的東川篤哉作品多一點,東川的風格令我想起昔日大紅的赤川次郎。」

撰文:張超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