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英國學鬥戲

今日的賴恩慈(Mo),是電影及劇場創作人,以劇作探討社會時弊,擁有無數創作與演出經驗,但回望成長之路,數年前在英國列斯大學(University of Leeds)攻讀戲劇碩士課程,是她口中的「轉捩點」。一年半的留學生涯,她體會良多:「最開心有機會用英語創作戲劇,將語言與創作融會貫通;中英文是兩種不同的思考模式,若演員用同一種技巧、講同一段對白,用英語表達,會更易吸引觀眾。」但無論用哪種語言,Mo始終希望透過戲劇為社會發聲。

認清理想與目標

自2003年起,Mo已參與劇團「好戲量」的創作,2009年,她卻選擇暫別劇場,遠赴英國列斯大學攻讀戲劇碩士。「在浸會大學電視電影系畢業,從未讀過戲劇,一直只以實踐形式學習,我希望用鑽研的方向了解戲劇,就一定要有理論基礎。」Mo之所以選擇英國,一來語言尚通,二來這校戲劇課程口碑不錯,最大原因當然是她獲得柏立基爵士信託基金獎學金(全額)!

未赴英前,Mo也憑另一筆全額獎學金,修畢香港嶺南大學文化研究碩士。先後兩次獲取全額獎學金,究竟她有何心得?「申請競爭確實很大,但最重要是你懂得說服對方,為何要把獎學金給你。如何說服對方?你一定要清楚自己所處的位置,簡而言之就是『Who are you?』。同時你亦要清楚自己究竟需要甚麼。」

語言文化的衝擊

由於累積了演出經驗,令Mo的進修更得心應手。「老師所講的大部分Theory,都曾在舞台實踐過,所以很快就能融會貫通。當老師提到某個Theory,我可以立即Share,不是一張『白紙』,亦不用死記硬背,繼而再去想像應該怎樣做,所以有時老師甚至找我做助教呢!我覺得這種進修次序,令這一年變得非常Effective。」

除鞏固理論基礎外,Mo還體驗到不少文化衝擊。「演出效果方面,原來廣東話與英語分別很大。廣東話聲調較平,而英語與普通話聲調較重,所以較易吸引觀眾的注意力,與同學分享過往演出經驗時,令我有這番體會,覺得英語屬Expressive(向外)的語言,中文則較內斂。外國人很直接地說『I love you』,但我們會經過一些鋪排後,才表達箇中情感。」中西文化的差異,為Mo帶來全新的思考。

加強身份認同感

留英期間,身份的認同亦衝擊着Mo的心靈。「每兩星期我們要做一個Show,雖然表演時間不長,一般30分鐘左右,但每次創作都恍如一個研討會。我們會討論很多話題,同學們一般很關心各地的社會發展,不時就一些議題,向我查問香港的相關情況,幸好我一向從事這方面的戲劇創作,令我恍如香港的代表。其實到外地,更Sense到自己是香港人的身份。」

她選擇以外國留學生為主的國際宿舍,當中的生活點滴亦教她難忘。「食物跟文化、歷史有密切關係。同房的是印度人、德國人、意大利人、保加利亞人,每晚我們輪流炮製各自的家鄉菜,當印度人炮製咖喱時,她可以娓娓道出每種香料的味道及產地。有次我為他們安排打邊爐,便討論到香港人可能太忙,忙到連烹調時間也沒有,所以要邊煮邊食。」

撰文:黎雅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