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夫當關:香港電影與本土意識

今年香港電影金像獎頒獎禮剛結束,循例也在網上引起討論爭議。近年因香港本土意識日漸高漲,許多對金像獎提名和得獎的討論亦走往這傾向,譬如前年最佳電影《打擂台》,具有濃厚的本土情懷並明顯以香港本地觀眾為目標,得獎後受到許多網民的祝福;而今年則不少人詬病入圍的中港合拍片太多,真正意義的港產片只得3數部,香港金像獎已失去本土代表性。

中港合拍成為主流,香港電影的題材和風格漸失自主性,這是不爭事實,但我想這個大勢不能苛責電影創作人。畢竟一部電影能否成功開拍,首先看有否資金,而資金則永遠跟市場走;要找個願意不看內地市場的老闆來開戲實在甚困難,難道要創作人因此就拒絕工作機會嗎?其實就算合拍片,亦有不少電影人嘗試在夾縫中盡量保持港產片的風味,只是在制度之下未必盡如人意,卻不能因此就抹殺他們的努力。

香港電影本土性沒落,內地的強勢當然是一大原因,另一方面也因為本土市場的衰落萎縮。這個可追溯到90年代中期,大量翻版出現對港產片造成沉重打擊,到現在仍有人不肯正視翻版曾經打沉港產片的事實,認為只是港產片水準下滑,並為看翻版的行為辯護。但稍有理性都能明白,香港電影人怎可能突然全體一起拍不出好片?相反滿街滿巷翻版VCD店出現的時間,就完全跟港產片高速萎縮重疊,那因果關係非常明顯。

「殺害」港產片本土市場,你我他每個曾經買過翻版碟的人都有份,只是當時香港經濟正值高峰,大家都沒察覺甚麼危機。有時不禁想,假如當年換作今日本土意識高漲的環境,再有社交網絡串連運動,會不會大家同心協力抵制翻版保護港產片呢?可惜歷史沒有如果。

(本欄逢周一至周四見報)

網址:www.facebook.com/jozev1969

喬靖夫•流行小說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