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有學士,所以有副學士;副學士連同高級文憑,就統稱為副學位。這個對大專教育的論述,顯示背後某種意識形態。
「副學士」學銜的重點依靠「學士」來支撐,再加上一個「副」字,整個名稱的過渡性質就浮現出來。所以,同學修讀副學士課程時,一心要把「副」除掉,畢業時駁入大學2年級。簡而言之,讀「副學士」預設將來要讀學士。
可是,本來已是職業導向的高級文憑,雖然畢業後成績彪炳,依然可以向大學叩門修讀學士課程,但為何總要在名稱上冠以「副學位」這個標籤?高級文憑是文憑類型資歷這個陳述很失禮嗎?為何一定要將它隸屬於另一個較大的概念「副學位」?學位這裏指大學學位或學士學位,「副學位」是否意味着文憑是學位的小部分,而這小部分就以「副」來標示。一句說話,讀「副學位」預設將來要讀學士學位。
從「副學士」、「副學位」之名來推敲,大抵社會都把讀大學定為學生的最終目標,一切本應非學位的課程,都冠以「副」字,來暗示次等課程是次要的、次一等的,最後總要讀上去,拿個學位才像樣。
我昨天指出,中學文憑試6年時間的學習都是緊扣於讀大學這個論述,因此就造成有同學捱不住要中途退學;之後,他們以為可以讀個體育文化管理副學士,或者旅遊餐飲業高級文憑,可是意識形態告訴他們,這些課程始終是副級的,最後又把他們帶回讀學士學位這個思維。
這個誓要讀大學的思維,就這樣植入於年輕人這段10年的學習。多元化的學習途徑,卻同歸於讀大學這單一目標。
(本欄逢周五、六、日見報)
網址:www.facebook.com/benjaminauyeu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