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夫當關:MMA格鬥拳手的蛻變

昨日談MMA(綜合格鬥)在外國是如何賺大錢的流行職業運動,不過這種格鬥運動正式興起的歷史,其實到現在還不滿20年,而且是最近這幾年才真正打入主流,成為會生金蛋的鵝。現時全球最大MMA賽事UFC(終極格鬥冠軍賽),估值超過20億美元以上,但現股東在2001年接手時,其實僅僅花了200萬美金,購下這盤當時仍在不斷虧蝕的生意,用了4、5年時間就將其命運扭轉,可說是近年職業體壇最成功的一次商業冒險。

當然一項職業運動的成功,不是純靠背後商業操作,運動員和訓練本身的進步也是關鍵。最初的MMA比賽,參加的是各門各派的武術家:柔術家、摔跤手、拳擊手、空手道家……等等,踏進這個最自由的格鬥擂台裏試技,頗有點武俠小說「天下武林大會」的爭雄意味,但卻沒有很專門全面的訓練,選手往往單純依賴一門得意功夫,水準也非常參差,甚至一些沒怎麼學過武的街頭打手,只要夠勇夠力都可能吃得開,MMA拳手並未予人專業運動員的感覺。

後來經過幾年試行,漸漸歸納出在MMA鐵籠擂台裏比較有效率的幾種踢、打、摔、拿的技術來,並開始將它們編成一套體系,也誕生了專門訓練MMA的拳館。今日新一代拳手甚至已經不用再問何門何派出身,他們一開始就已經是接受MMA專門訓練,各範疇技術更有專門教練負責,練拳擊時有拳擊教頭,練摔跤有摔跤教練,還有各種最尖端的體能訓練。特別是能打到UFC級數的頂班拳手,因為訓練條件優厚,簡直猶如仔細調整過的格鬥機器,從前拉雜成軍式的選手,要是踏上今日MMA擂台,已肯定沒運行。

(本欄逢周一至周四見報)

網址:www.facebook.com/jozev1969

喬靖夫•流行小說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