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學賞粵

以為粵劇是老一輩的娛樂,這種思想未免太落後,近年不少青年粵劇團在坊間湧現,甚至有小朋友從小「操曲」,粵劇也潮起來。要深入認識粵劇戲曲,香港公開大學李嘉誠專業進修學院就開設了首個結合網上學習及面授教學的「粵劇藝術欣賞證書」課程,找來不少老倌前輩參與教學,讓年輕人和一眾戲迷了解粵劇藝術的精髓。

重視傳統文化

粵劇戲曲作為一種傳統文化藝術,歷史悠久,雅俗共賞。在2009年,粵劇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因此港人對傳統粵劇也愈來愈重視。

公開大學李嘉誠專業進修學院開設「粵劇藝術欣賞證書」,旨在培養學員對粵劇戲曲藝術的興趣,和提升基本認識,並透過專業教學平台,讓粵曲同好提高欣賞水平。課程統籌張紫伶表示:「近年香港政府已加強粵劇戲曲的推廣,好像現時中小學的音樂課,老師可將粵劇加入課程中,並最多佔課程內容的7成!」由此可見,現在粵劇推廣已非只停留在年老一輩。

老倌前輩坐鎮

雖然中小學音樂課可加入粵劇戲曲內容,但張紫伶指出:「音樂老師接受的大多都是Classical Music Training,對粵曲往往只能自學,所以這個結合了網上學習和面授教學的粵劇藝術欣賞課程,很適合他們。」課程的網上學習沒有時間、地點限制,工作繁忙的老師較易安排時間進修。此外,作為首個粵劇藝術網上課程,網上學習平台除了提供文字資料、錄影片段和錄音材料等,更找來一些資深粵劇老倌,如陳少風、李鳳、呂紅等參與教學、錄製教材,教導學員欣賞粵劇的內涵。如此一來,也為課程增添趣味,年輕人較易接受。

網上靈活教學

課程分成3大部分,分別是「粵劇藝術概覽」、「粵劇曲藝與樂理」及「粵劇身段與鑼鼓」,3個部分須完成最少180小時的學習時數。其中前兩部分屬於網上學習,學員可自行安排學習時間,多媒體教材還能不斷重複觀看,方便隨時溫習。

年輕人娛樂甚多,沒有時間限制的網上學習是否適合呢?張紫伶表示:「網上學習雖然不定時、定點,但學員須在限定時間內完成指定學習時數,而不同科目也會要求學員完成一些習作、個案研究、專題簡報或測驗。」

第3部分屬於面授教學,學員不僅能掌握理論,還能跟粵劇界前輩、研究學者親身接觸和提問。此外,學員還能親身嘗試「身段」,參與鑼鼓演出,在課程尾段,校方還會為學員安排集體演出,實踐所學。

撰文:李潤康 

相片:由受訪機構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