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起這「投入角色」以理解和詮釋某種「大眾」心態的意念,緣起於一齣在網上流傳、有關某幼稚園如何推動「國情教育」的短片。片中校長自豪地講述其「滲透式教學」和「兒童為本」的策略,在推動「國情教育」上相當有效。在「兒童為本」一環中,他們每周會在一次早會中進行升旗禮,播國歌;日常行為如刷牙洗面等表演良好者可入選升旗隊,優異者更可擔任升旗手芸芸。
雖然我未能參透這些跟「兒童為本」有甚麼關係,但重點不在於此,而是在於對這群小孩而言,國旗、國歌、升旗禮、中國是祖國等「概念」,從小植根,已經是個「現實」,不管這個「現實」在他們日後的成長路途中受到多少衝擊,它畢竟已成了一個框框,是他們認知世界的參考基礎(Reference)。
但這些終究是未來的「大眾」,對現在的「大眾」來說,他們的「現實」又是怎樣?以我自己為例,少時只知努力讀書,要考入香港大學,有學位便可找到好工作,賺取安穩的生活;學琴,也是因為要有一技傍身,學業上有甚麼差池仍可有個保險。到大學選科時,也以「把握」和「搵食前途」作準,沒把握的如醫科或工商管理(當年最吃香的學系)不選,哲學或文學從未考慮,排除這些後最終選了法律。除這種「搵食為先」的指導大原則外,做人要奉公守法,不可害人,整體毋須太有成就,生活安穩便可,亦不須太突出。
於當時的我而言,大環境(如英國殖民地、中英談判等)是個「定數」,是管不了的「大圍事」。對於這種「現實」,從未想過要突破,直至它被後來的一些人和事所衝擊。
電郵:adriancpy2@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