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級動工!為冰地寵兒 搭建新居

不少旅遊愛好者的終極夢想都是去極地一窺罕見動物的棲息之所,但要踏足地球的極地絕非輕易。海洋公園最近耗資3億建造「冰極天地」,無論場館設計、溫度、燈光、空氣、環境等均以環保為大前提,務求精心及細心為冰地寵兒搭建最合適的新居,究竟這個「極」級動工的居所是如何打造?由「冰極天地」工程項目發展總監(Project Development Director)Arthur Wong(黃志強)親述!

南轅企鵝家

室溫燈光 精心調校

「冰極天地」分「南極奇觀」及「北極之旅」兩大場館,前者有Gentoo Penguin、Rockhopper Penguin及King Penguin 3大品種的企鵝,後者有北海獅、斑海豹、海象、北極狐及雪鴞5種罕見動物。別以為南北極動物可住在一起,因為兩者無論溫度習性都有別,所以設計場館時亦有很大分別。

Arthur說:「『南極奇觀』只有攝氏8至10度,因為3種企鵝都是生活在南極外圍地帶,毋須將場館溫度調至負度以下,『北極之旅』溫度只是攝氏15至17度。兩個場館都是以模仿南北極環境為主,當中最重要是可模擬極地環境的燈光系統,例如燈光是用全光譜(Full Spectrum),UVA光線有助動物之間的溝通,UVB光線能為動物提供鈣質,保持羽毛正常生長,此燈光系統更會根據真實日照時間而自動調節光暗,模擬極地四季變化。」

半開放式 衞生抽氣

「南極奇觀」的半開放式設計與外國的海洋場館有很大分別,Arthur解說:「由於企鵝的體味很難聞,所以外國多採用密閉式空間設計將氣味隔絕,但我們想拉近企鵝與遊客的距離,所以設計成半開放式。此外,若場館的冷空氣直接由遊客方向吹向企鵝,遊客的細菌便有機會傳給企鵝,所以特別設計抽氣系統,當冷空氣由遊客方向吹向企鵝後會由上方抽氣系統抽走。」

他補充,多餘的冷空氣會抽進控制機房,為機器運行所產生的熱氣降溫。「場館更有一套循環系統,當感應到人流多及二氧化碳感應濃度高時,便會抽多點風入內保持溫度,濃度低時會自然調節溫度,不怕人少時溫度不停降低而浪費製冷能源,對環境損害減至最低。」

北轍動物屋

冬夏生態 模仿自然

「北極之旅」的設計重點是模仿極地 Night Circles的燈光系統,令動物可在最接近大自然的環境下居住:「例如現時北極的氣候是夏季,電腦系統會模擬較長的日照時間,所以北極狐現時身上會呈現灰色皮毛,如果冬季時皮毛是白色。」由此可見設計場館時並沒有因為討好遊客或刻意營造白茫茫景象而長時間設置成冬季,反而如實將極地的生態環境呈現出來。

透明幕牆 照顧訪客

此外,由於「北極之旅」內的動物體積均較大,如海象的重量可達1.3噸,為了令入場人士可以近距離安全欣賞,當然亦作精心計算:「此場館內大部分透明幕牆都是以阿加力膠製造,因為其彈性比玻璃更強,100mm厚已可承受近6米深的水壓。不過阿加力膠有一缺點,就是容易刮花,所以會鋪上耐磨玻璃,兩者分別能承受水壓及遊客的重量,令大家可以安全近觀。」

最後,Arthur表示設計場館最難之處,是要權衡動物與入場人士之間的距離,在不破壞極地動物居住生態下讓各位安心欣賞。

撰文:賴文曦 

部分攝影:林資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