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看電影《歲月神偷》,發覺電影雖然重現香港60年代的社會環境,但其味道有點「去港式化」。
首先,電影偷走了當時的港式粵語,與表達同一年代的粵語長片,如《可憐天下父母心》、《難為了家嫂》等相比,欠缺了昔日的舊粵語,例如:不說「依家」說「家陣」、不說「喺邊度」說「喺邊樹」等等,爸爸、媽媽、奶奶、大伯所講的粵語是今時今日的語言。
電影沒有粵語的舊味道,但卻滲透了英語的洋味道。電影裏的音樂,包括哥哥作給女友的,全是英文歌曲,如:Boyce & Hart的《I Wanna Be Free》;哥哥的學校是以英語教學的拔萃男校,田徑賽裏學生以全英語打氣,如:We are the best of the best;哥哥與女友交談時夾雜英語;弟弟懂得順序及逆序背出26個英文字母,他回答爸爸在學校裏學了甚麼英文時能夠讀出A man and a pan;媽媽稱讚顧客穿鞋子穿得好看時說Good fit;爸媽最後為患病的哥哥打氣,大喊Individual champ(即冠軍Champion的縮寫)。總體來說,爸媽兄弟每人都或多或少會說英語。
舊粵語的引退,英語的進入,加上英式元素,這樣的鋪排絕不是純粹帶出香港為英國殖民地這背景那麼簡單,而是人民能夠與英式的元素共融於生活中。弟弟貪玩偷了英國國旗;警察是個西人,按理應該具一定職級,但他走入群眾,出英語題考弟弟,接受媽媽的月餅,直接向爸爸索取保護費,洋人警察融入草根社群之深,由此可見一斑;補鞋匠及家庭主婦無時無刻戴上結婚指環,致使無名指上有日積月累的深痕,戴結婚指環這習慣相當西化;在哥哥的西式葬禮中,神父還請這位補鞋匠上台說話,而他亦走上講台,畫面亦相當西化。(本欄逢周五、六、日見報)
http://ihome.cuhk.edu.hk/~b945762/index.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