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異中尋樂趣

選擇到海外升學的同學,大多數會在同一地方生活,避免重新適應不同的教育制度、習慣模式。但凌志康(Keith)卻例外,他先後到過新加坡及澳洲留學,努力適應兩地教學、生活習慣的差異,從中學到更多新知識,度過一個與別不同的學生時代。

填鴨教學 欠缺靈活

當年,Keith跟隨家人到新加坡生活,並在當地升讀中學,他認為在新加坡學習,感覺與香港頗相似—都是填鴨式教育,把大量資料死記硬背塞進腦中,思考空間欠奉。

他說:「在新加坡的中學讀O-Level及A-Level,都是不斷記很多資料,學生不需要額外思考。」對於這種猶如「搬字過紙」的學習形式,Keith好不容易才咬牙闖過,在完成高考之後,他便轉到澳洲,繼續升讀大學。

自發學習 自由發揮

既然熬過艱苦的中學生涯,為何不在新加坡升學?原來Keith早有打算。他憶述:「我想考會計師牌,而澳洲的大學課程可與澳洲會計師公會銜接,認受性較新加坡高,因此,決定轉到新南威爾斯大學,修讀會計及財務兩個主修科。」

轉學,令Keith獲得全新的體驗。「兩地的學習氣氛及模式很不同,到澳洲讀書之後,發現當地十分着重學生自發性進行資料搜集,很多時只會給予大範圍,然後,讓學生自由發揮,一手一腳處理自己的Project,得到結論之後,又要有條理地講解整個架構,這種Presentation Skill,對學習或工作都非常有用。」

擴闊眼界 批判思考

Keith亦覺得在澳洲讀書,讓他眼光更加廣闊,因為當地的教授具國際化視野,學校會請外國教授、邀請世界各地的學者來講課,令他接觸更多不同的知識,眼界大開。

「除了豐富國際化知識,在澳洲讀書,培養了我的批判性思考,懂得分析不同資料的優劣,尤其在做會計時,很多時要審視帳目是否出錯、是否合理,這種思考模式對我很有幫助。」而在澳求學期間,還令Keith的自信提升,因為當地的老師鼓勵學生多表達,雖然學生英文水平參差,但每一位同學都懂得尊重他人,令他表達技巧突飛猛進。

後記:獨立生活 提升自理力

Keith表示,在新加坡與父母一齊生活,跟之前在香港時,沒有太大分別,反而到澳洲升學後,才真真正正開始一個人生活。一個大男孩自己租屋、交學費、做家務,獨力處理所有生活瑣事,令Keith變得更自主,覺得「整個人由內至外都成長了」。

撰文:何詩敏

相片:由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