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對白背熟後如何把意思演繹得恰到好處,很考主持的工夫,因為沒有人可以指導你,導演只會留意你講得清楚不清楚,撰稿員只管你把對白的內容全部讀出。
例如,第1集在港大陸佑堂,開場白大致是這樣的:
「香港有獨特嘅歷史條件,特殊嘅地理環境,四通八達嘅通訊網絡,仲有中西文化匯聚嘅優勢,所以,香港喺反清革命運動上扮演好重要嘅角色。」
首四句很麻煩,四個形容詞組:獨特、特殊、四通八達、中西文化匯聚,分別配上四個名詞:歷史條件、地理環境、通訊網絡、優勢。於是我以稍為雄壯的聲線,配合大方的笑容讀出對白。讀完之後,工作人員笑了出來,因為他們覺得我好像幫旅遊發展局,介紹香港給旅客認識。可能我太着重死背形容詞與名詞的搭配關係,沒把這關係套在最末一句的革命運動來思考。
身為主持除了要看穿句群間意思的聯繫,還要注意句子裏的修辭技巧。下列是最後一集在黃花崗烈士墓的開場白:
「1911年10月10日晚上武昌起義嘅一聲槍響,掀起全國14個省以及上海嘅響應。由1895年10月嘅第一次革命開始,經歷16個寒暑、10次嘅嘗試,付上千千百百烈士嘅性命、數以萬計義士嘅血汗。」
原本最後兩句都用上「數以萬計」,我於是把前句改為「千千百百」,配合後面的數以萬計,來增強層遞的感覺,並配合武昌起義的節奏。另外,對白用了很多組數字,尤其是最後數句的第一次、16個、10次。這些數字要讀得有壓迫感,才能讓觀眾感受烈士背後的血和命。
我提醒自己我不是為自己唸對白,而是為觀眾唸,因為觀眾也是電視節目的一部分。(本欄逢周五、六、日見報)
網址:http://ihome.cuhk.edu.hk/~b945762/index.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