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哥探鱷之旅

近來,有不少朋友沉迷「鱷魚仔沖涼」的手機遊戲,要排除萬難引水給鱷魚仔沖涼;而現實中,鱷魚亦受到社會發展的影響,面對生存的威脅。

為讓學生了解更多保育工作的知識,香港海洋公園保育基金透過「野外生態保育大學生贊助計劃」,讓學生走到保育最前線!兩名香港城市大學學生早前透過計劃,到柬埔寨參與暹羅鱷保育工作,大開眼界。

提升保育熱誠

香港海洋公園保育基金副總監吳守堅(Timothy)表示,「野外生態保育大學生贊助計劃」自2005年成立以來,撥款資助多項研究,研究物種包括鯨豚、大熊貓等,共資助了逾百位學生,赴及亞洲區10多個國家,參與野外考察工作。今年則組織香港大學、香港科技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香港城市大學及香港演藝學院共33名學生,分別到中國、印尼及柬埔寨等地進行共13項考察工作。

Timothy認為,計劃可讓學生學以致用,並增加其對保育工作的興趣,從而激發大學生投身環保行業的熱誠。他表示:「可能你會以為學生只是去旅遊,但實際上,他們需要自訂行程,獨立處理問題,對他們來說是十分寶貴的人生經驗。而且旅程中要與當地人相處,可增強其表達能力及了解當地風土民情。」

體驗多個第一次

兩位香港城市大學的學生,關傑耀(Billy)及劉道航(Jason)在今年2月,到柬埔寨進行為期兩星期的暹羅鱷研究。主修環境科學及管理的Billy,深深被鱷魚所吸引,更體驗多個第一次。他憶述:「有一次我們要在河上檢視鱷魚的痕迹,例如腳印或糞便等,需要乘船沿河視察。起初我們坐有摩打的船,船程要1小時,但最後到達終點時,船出現問題,我們為了趕及在日落前回程,於是用人手自行划船,結果用了3小時,這次經驗令我十分難忘。」

行程中,Billy和Jason須跟從當地人員進行考察,但他們覺得翻譯轉述的感覺很怪,於是便用身體語言來溝通。Billy笑言:「有一次Jason用動作表達一隻雞被鱷魚吃掉,對方居然明白,還哈哈大笑,這對我們來說是一種考驗。結果剛回港時,由於我們習慣用身體來『說話』,朋友都覺得很有趣。」

反思生態危機

除了有趣的經驗,Billy在行程中亦獲益不淺。他說:「在香港,我們沒有機會接觸鱷魚,而純種的暹羅鱷數量愈來愈少,所以有機會親身接觸,真是很難得。」Billy解釋,由於當地有鱷魚養殖場及建水壩工程,令鱷魚的生態受影響,令他反思香港的生態危機:「香港的中華白海豚、馬蹄蟹等,都受到海岸線工程影響,數量大不如前,回港後,我便開始反思相關的問題。」

柬埔寨的研究人員對保育充滿熱誠,令Billy亦意識到自己對保育的興趣。「很多同學找工作會從錢出發,但經過這次考察後,提升了我對保育工作的使命感,明白到做保育工作最重要有心。」

目前,Billy正從事馬蹄蟹保育工作,而他對保育的熱誠有增無減,未來更希望報讀相關的博士學位課程,為保育工作出更多心力。

活動資料

計劃名稱:野外生態保育大學生贊助計劃

舉辦機構:香港海洋公園保育基金

查  詢:3923 2704

網  址:www.opcf.org.hk

撰文:何詩敏 

相片:由受訪機構及受訪者提供